這兩天,一個叫彭宇軒的小伙子,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他被騙到緬甸失聯了。
根據彭宇軒的父母和媒體發布的消息,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6月底,19歲的高考復讀生彭宇軒跟家里說自己要去西安打暑假工,便離開了家。
隨后,他去西安找了自己的高中同學小佳。
和小佳玩了幾天后,彭宇軒說自己要去云南的姑姑那里打工賺錢,就和小佳告別踏上了前往昆明的旅行。
幾天后,彭宇軒又告訴小佳,自己已經到了緬甸。
小佳不放心他的情況,反復問他究竟在做什么。
可彭宇軒都避而不答,只強調說自己是自由且安全的,還能掙到錢。
直到7月4日,彭宇軒最后一次給小佳發來了一個顯示在云南省孟連縣勐啊口岸綜合文化站的定位,隨后,便徹底失聯了。
孩子、失聯、緬甸……
最為一名家長,這些詞匯也深深牽動著我的心,我一直關注新聞,好在終于有好消息傳來,彭宇軒在警方協助下回國了。
彭宇軒的情況并非個例:
6月25日,湖北黃岡的三名高中生結伴前往云南西雙版納,兩天后,與朋友、家人失聯,發送位置顯示在境外;
此前,還有一個18歲的安徽男孩胡一嘯于6月5日坐飛機至西雙版納,隨后在景洪市附近失去蹤跡,至今已經一個多月,始終音訊全無……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新聞,看得人的心里像針扎一般難受。
特別是家有孩子的父母,我們這一生最大的愿望,不過是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喜樂,長命百歲罷了。
然而冰冷的現實卻在反復敲打我們:
每一場看似遙遠的意外,都可能在不經意間降臨到孩子的身上。
想到這里,我決定把沈奕斐教授的“第二現場”理論轉發給兒子,并跟他好好聊一聊安全這件事。
孩子,媽媽想告訴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危險常常發生在“第二現場”。
什么是第二現場呢?
比如,孩子跟同學約好一起去吃飯,吃完飯后,同學突然提議要唱歌。
那么,唱歌的地方就是第二現場,孩子務必要給父母重新打電話,征求同意。
對此,沈奕斐教授解釋說:“犯罪者通常不會直接暴露意圖,他們會先用安全的第一現場卸下你的防備——比如正餐、電影、游樂場,再用‘轉場'的借口把你帶離保護圈。”
隨后,她展示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
在侵害案件中,有83%的加害者會刻意制造兩次以上的場景轉換。
“當對方說’我們去XX地方續攤’時,直接報出第二現場的具體地名,受害者警覺性會提升47%。
但如果只是‘換個地方坐坐'、'順路取東西'這類模糊說辭,80%的青少年都會放松警惕。”
就像文章最開篇提到的彭宇軒。
一開始,他告訴好友小佳,自己要去昆明找云南姑姑,還說有人給了他500元住酒店。
但事實上,根本所謂的云南的姑姑。去昆明、給500元錢……這些不過是為了讓他放松警惕,好將他二次轉移到緬甸罷了。
孩子,還記得今年4月轟動全網的“中國留學生迷奸案”嗎?
27歲留學生鄒振浩總會先以學習、交流等名義,誘騙女生出來跟他見面。
因為約在公開場所,女生一般都會放下防備。
但隨后,這個惡魔就會借口要向女生展示藏品或者再喝幾杯,將女生帶到第二現場,也就是他的公寓。
在公寓里,鄒振浩殘忍地侵犯了這些女孩,并拍下了視頻。
而據倫敦警方所掌握的證據來看,鄒振浩就這樣性侵了超過50人。
媽媽不敢想象,當這些女孩的家人得知了自己的孩子所遭遇的一切后,他們的心里該有多疼啊。
為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被生活溫柔以待。
可現實卻是,這個世界總有魔鬼和禽獸在四處游蕩,誰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已經潛伏在了自己的身旁。
所以,孩子,我希望你能記住“第二現場”的危險,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好自己,不要給魔鬼可乘之機。
其次,媽媽想對你說:
隨著你漸漸長大,媽媽無法再時時刻刻守護在你身邊。但有些安全底線,我們必須一起刻進骨血里。
- 建立風險預警系統
無論何時,都要警惕 “三多區域”,也就是攝像頭盲區多、死角多、流動人口密集的區域;
要學會識別 “三異常行為”:像是陌生人過度熱情的饋贈,比如,免費送你游戲皮膚;熟人突然提出的私密請求,比如,單獨去他家;以及,網友要求單獨線下見面等。
和人交往時,遵循“三不原則”:不透露家庭住址、不發送個人私密照片、不泄露行程軌跡。
要知道,沒人會把“壞人”兩個字寫在臉上。
唯有保持警惕、時刻防范,才能最大程度上識別危險,保證安全。
- 保證行程透明化
孩子,從沈奕斐教授的講述中,我們不難發現,想要找理由,將一個孩子帶入第二現場實在是太容易了!
因此,媽媽需要跟你約定一個三級報備機制:
一級報備:原定行程需提前告知家長具體時間、地點、同行人,比如,“今天下午 2 點在圖書館,和小明、小紅一起”;
二級報備:行程中任何臨時變動,比如,從圖書館改去奶茶店,必須要拍照定位并電話確認;
三級報備:夜間出行、跨省活動等敏感行程需父母書面簽字同意。
媽媽知道,沒有孩子喜歡被大人管著。
但別忘了,沒有邊界的自由,不過是無知的放肆,有尺度的約束,才是成長的鎧甲。
- 謹記無責保護機制
彭宇軒的新聞中,提到了一個讓媽媽倍感不安的細節:
彭宇軒告訴小佳,等自己到昆明后會聯系父母,也不讓小佳告訴父母自己的工作內容,直到他徹底失聯,母親才從小佳的口中得知這一切。
媽媽明白,有時你也跟這個哥哥一樣,因為害怕被父母責備、反對而選擇沉默、隱瞞。
但孩子,請記得,在爸媽心里,你的安全比一切規則都更加重要。
所以,媽媽向你鄭重承諾:
“即使有一天,你違反了我們之前的約定,遇到了危險,也必須第一時間告訴我!”
“爸爸媽媽不會因為你去了危險場所而懲罰你,只會和你一起解決問題。”
“所有的細節僅限爸爸媽媽和警察知情,絕不會外傳讓你難堪。”
永遠記住,無論發生了什么,爸爸媽媽都會和你站在一起。
最后,媽媽想要你知道:
比起金錢,爸爸媽媽更想聽到的是你每天的那句“我回來了”。
湖北黃岡那三名失聯的孩子,其中一位孩子的母親告訴記者,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很勵志,經常做家務。
這次出去,也是因為在網上結識了一名“大哥”,對方邀請他和兩名同學一起“去云南送犀牛角”,并承諾給他豐厚的報酬。
男孩聽了,當即感到很動心。
出發前,他還告訴同學,說不想總是問爸媽要錢,想自己出去掙點。
男孩的這番話,看得媽媽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我不禁想起去年發生在咱們家的那件事:
有一天,我剛進門,就看見你趴在桌子上哭,反復詢問之下,你才猶猶豫豫地告訴我,自己好像闖了禍,被人騙走了兩百多塊錢。
原來,你在一個QQ群里,認識了一個人。
對方邀請你兼職刷單,并且一上來就發給你一個10元的紅包,接著,就讓你掃一個陌生的二維碼,說“完成三單連本帶利返”。
可當你斷斷續續把余額里的兩百多塊錢都轉給了對方后,對話框里卻只剩一個紅色感嘆號。
你急得直哭,我脾氣也上來了,問你:“需要用錢怎么不跟大人說?合理的要求不是都滿足你了嘛?”
你抽噎著,說:
“對不起,媽媽,真的對不起,我只是想著你下個月過生日了,想給你買一個好的禮物……”
聽了你的話,我再也無法開口責備你什么。
于是,我找了不少相關的案例,并向你普及了目前常見的詐騙手段。
但傻孩子,你知道嗎?
那些你以為要靠汗水換來的懂事,在父母的眼里遠不如你每天放學回家喊的那聲 “爸媽,我回來了”來得珍貴。
我們不需要你過早扛起生活的重量,面對金錢的難題。
因為成為父母的那一刻,我們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養娃不易,但錢,我們會掙;
人生很難,但苦,我們來扛。
而作為孩子的你,只需好好長大,像春天的樹一樣,穩穩地扎根,暖暖地向陽,對父母來說,就是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
看過這樣一句話:
“真正的安全教育,不是讓孩子恐懼世界的陰影,而是教會他們迎著陽光生長時,懂得在腳下種滿帶刺的玫瑰。”
是啊,這世上有太多意料之外:突然變的天氣,突然改的路線,和突然出現的陌生人……
雖然我們無法替孩子走過每一步,但我相信:
保護孩子,再多的努力都不為過,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說一萬遍也不嫌多。
因為對我們來說,孩子放學回家時喊的那聲“媽”,比任何獎狀都動聽;孩子晚上安睡時的呼吸聲,比任何成績都珍貴。
最后,愿我們的叮囑,都能變成孩子手里的傘,在風雨來臨時,替他們擋下那些突如其來的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