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越共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19日決定,解除阮春福、武文賞、王庭惠、黎明慨四人在越共黨內的一切職務。這四人都曾身居要職,如今被解除職務,越南政壇這場“地震”瞬間引發全球關注。
蘇林(資料圖)
阮春福,1954年7月出生于越南中部廣南省,曾在2016-2021年擔任政府總理,后于2021-2023年出任國家主席。他在總理任期內,推動越南經濟發展,在新冠疫情應對上也一度獲好評。但2023年1月,因多名領導干部違規,他承擔領導責任遞交辭職申請。2024年12月,他遭警告處分,如今黨內職務全被解除。
武文賞,這位越南史上最年輕的“70后”國家主席,2023年接過阮春福的班。可僅僅一年后,2024年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報告顯示,他違反“黨員嚴禁”規定和“干部黨員模范責任”規定,其辭職或與福山集團貪腐案有關,辭職當月,他的兩位老部下因該案被警方帶走。
王庭惠,2001年踏入越南政壇,先后擔任過越共中央經濟部長、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2024年4月,越通社通報他違反越南共產黨黨員行為禁令,身為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未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于是主動辭職請求退休。據悉,他的助手涉順安集團行賄案被捕四天后,他辭去國會主席一職,最終獲黨內警告處分,如今黨內職務也被解除。
61歲的黎明慨,關于他被解職的公開信息較少。越通社曾提及,與他一同遞交辭呈的高官違反黨員行為禁令。從過往信息看,他的被解職或也與紀律問題相關。上世紀90年代,越南將腐敗列為“四大危機”之一,那時起就拉開了反腐大幕。腐敗侵蝕國家根基,影響經濟發展、社會公平,越南深知這一點,決心整治。2011年阮富仲出任總書記后,開啟“烈焰熔爐”反腐運動,表明“反腐無禁區、無例外”。在這場運動中,眾多違規違紀官員被查處,不論職位高低,只要觸碰紅線,絕不姑息。
從數據看成果,2020-2024年期間,有大量人員因失職、縱容腐敗受處分,不少人還被刑事起訴。而且,越南的腐敗感知指數有所上升,國際排行也在進步,這都說明越南的反腐行動有成效。
蘇林(資料圖)
此次解除四位前領導人職務,彰顯了越南“反腐無禁區”的原則。哪怕是曾身居高位的領導人,一旦違反黨紀國法,同樣接受懲處,“辭職不等于免責”不再是一句空話。這向全體黨員和民眾表明,越南反腐到底的決心,不管是誰,都不能逃脫紀律的約束。
越共十四大前夕,這次人事調整意義非凡。通過嚴格篩選干部隊伍,將不符合要求的人員排除在外,保證進入中央委員會的干部清正廉潔、符合標準,為越共未來發展筑牢組織基礎。
從政治格局看,這一行動打破原有派系平衡。以往越南政壇存在不同派系,一定程度影響權力運行。蘇林通過此舉,探索“制度治黨”,減少個人因素對權力的干擾,構建以制度為核心的權力機制,讓權力在制度軌道上運行,提升治理效能。
越南政壇因這次人事變動,權力結構或將重新調整。新的領導班子上臺,在政策制定、執行等方面會有新方向。比如在經濟領域,可能調整發展策略,加大對重點產業扶持;外交上,也可能根據新領導團隊的理念,做出相應調整。民眾對政府期望更高,經此反腐行動,民眾希望政府更廉潔高效。接下來,政府在民生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表現,將成為民眾關注焦點。若能借此契機,解決民眾關心的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將提升政府公信力。
蘇林(資料圖)
國際社會也密切關注越南政壇走向。穩定、廉潔的政治環境,能吸引更多外資,促進國際貿易合作。越南未來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以及與周邊國家、國際組織的關系,都可能因這次人事變動產生新變化。越南解除四位前領導人職務,是其反腐路上的重要一步,對國內政治格局、未來發展走向,以及國際形象塑造,都將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將持續關注越南后續動態,看其如何在變革中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