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又爆冷了。
2025 年大運會乒乓球團(tuán)體決賽日,中國乒乓球隊沒能延續(xù) “參賽即奪冠” 的神話 —— 女團(tuán) 2-3 不敵日本隊,男團(tuán) 2-3 憾負(fù)中國臺北隊,一天之內(nèi)連丟兩項冠軍,這在近年大賽中實屬罕見。
這場失利的特殊之處在于,國乒和對手都沒派一線主力。日本隊沒上伊藤美誠、早田希娜,中國臺北隊也缺了林昀儒等核心,咱們這邊,孫穎莎、王楚欽等主力更是全程缺席,上場的全是楊屹韻、孫正這樣的二線甚至三線隊員。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王勵勤上任后的 “練兵” 策略。這位新掌門自接手后就放話:“別總盯著明星,團(tuán)隊得整體強?!?多哈世乒賽后,國乒更是刻意減少主力參賽,把 WTT 賽事、大運會這類舞臺讓給年輕人,想加速新老交替。
但這次大運會,年輕隊員的表現(xiàn)給這份 “練兵計劃” 澆了盆冷水。
女團(tuán)決賽對陣日本,楊屹韻在關(guān)鍵局被對方小將打崩,單局 1-11 的比分看得人揪心;另一位小將王曉彤也沒頂住,被同一對手連贏兩局。要知道,日本這位小將去年就曾在大運會贏過何卓佳、錢天一,國乒顯然沒針對性破解她的特殊打法。
男團(tuán)那邊更可惜。孫正、陳俊崧兩位小將在決勝盤失誤連連,中國臺北隊甚至在賽后慶祝時激動到鏡頭都拍虛了 —— 誰都沒想到,他們能贏下這場 “看似穩(wěn)了” 的比賽。
輸球的原因很扎眼:年輕隊員的穩(wěn)定性成了大漏洞。技術(shù)上和對手差距不大,但到了關(guān)鍵分就手抖,要么被對手打亂節(jié)奏,要么自己主動失誤。說白了,還是大賽經(jīng)驗太缺,扛不住壓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對手的進(jìn)步。日本隊這幾年???“二線隊員”,研究國乒小將的打法比咱們自己還透徹;中國臺北隊的團(tuán)隊配合、關(guān)鍵分處理,也早已不是 “陪練” 水平。
這事兒讓王勵勤陷入了爭議。之前國乒在幾站 WTT 賽事沒拿冠軍,就有人質(zhì)疑他 “為了練兵丟了成績”。這次大運會輸球,更多人追問:新老交替沒錯,但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馬龍、樊振東退了,王楚欽、林詩棟還沒穩(wěn)住,現(xiàn)在連二線隊員都頂不上,未來怎么辦?
其實王勵勤的算盤不難懂:現(xiàn)在不讓小將在大賽里摔跟頭,等洛杉磯奧運會真遇上硬仗,難道指望臨時抱佛腳?只是球迷習(xí)慣了國乒奪冠,突然看到輸球,心里難免落差。
這場失利更像個提醒:國乒的 “統(tǒng)治力” 不是天生的,對手在追,咱們的年輕人必須更快成長。至于這場 “練兵” 值不值,或許得等幾年后才能有答案 —— 但眼下,如何讓小將們把 “摔的跟頭” 變成 “長的本事”,才是最該琢磨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