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作為彝族、白族、納西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12月27日又入選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每年節日期間,云南多地掀起盛大的慶典熱潮,宛如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
歷經千年,火把節的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和深化。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成為各民族人民團結、歡樂、祈福的象征。在這火熱的七月,整個云南都進入了“狂歡模式”。
彝鄉火火共歡歌
7月18日晚,中國彝族十月太陽歷文化園成為歡樂的海洋,“火火歡歌”2025年楚雄彝族火把節祭火大典盛大舉行。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與當地群眾齊聚一堂,共賞民俗文化盛宴,同享節日狂歡。
來自深圳的汪先生是第二次攜愛人一起來楚雄過火把節:“我們2023年來過一次,當時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所以今年我們又來了。祭火大典上畢摩帶領大家點火的儀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千年歷史的傳承,我們彝族的文化傳承得非常好?!?/p>
7月17日晚,以“激情火把·非遺石林”為主題的石林彝族自治縣2025年火把節在石林民族體育館啟幕。八方賓客共聚“世界喀斯特的精華,中國阿詩瑪的故鄉”,共享民族文化盛宴,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據悉,2025年石林火把節將持續至7月23日,期間將開展“辭舊火·迎新火”祈福、彝族傳統摔跤比賽、“激情火把夜·萬人大三弦”狂歡、阿詩瑪美食季、阿詩瑪市集等10余項精彩活動。
洱海之濱火把紅
7月19日,從洱海之濱的洱源縣,到紅河源頭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再到瀾滄江畔的南澗彝族自治縣,大理白族自治州處處是燃燒的火把和歡樂的人群。
火把節當晚,洱源縣城廣場上豎起了20多米高的火把,彩旗燈籠迎風招展。隨著一聲嘹亮的嗩吶劃破夜空,慶典正式開始,白族姑身著繡滿山茶花的節日盛裝,圍著火把跳起“霸王鞭”,輕盈的舞步與游龍的矯健身姿相映成趣。表演結束后,各族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涌上廣場中央,團團圍著火把,現場歌舞歡騰,熱鬧非凡。
娘們
下午的巍山古城,濃郁的節日氛圍已拉滿。夜幕降臨,圣火廣場上,10米多高的巨型火把被點燃,沖天的火焰瞬間點亮整個夜空。“火把節的靈魂,一半在火里,一半在歌里。”篝火旁,彝族打歌的節奏響起,人們圍成圈,手拉手,腳步輕快地跳動。在這里,火是舞臺,每一個人都是舞者,每一張笑臉都在火光映照下顯得格外動人。無論你來自何方,都能在這場狂歡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在南澗縣城全民健身中心廣場上,云南省文聯文藝輕騎兵攜手南澗本土藝人,帶來歌舞、器樂等多元表演。今年,南澗縣以“相約無量山 狂歡火把夜”為主題,在南澗縣城設置主會場,公郎鎮藏茶谷和猛龍渡設置分會場,推出文化惠民演出、祭火儀式、萬人打歌、民族游演等精彩活動。
以火之名萬人狂歡
連日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歡度火把節。
在率先拉開帷幕的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彝族火把節活動中,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演員們以《火紅火》《火語彝舞》《天下彝家親》等節目,將彝族同胞對火的崇敬與對生活的熱愛演繹得淋漓盡致。除精彩的文藝表演外,還設置了篝火晚會、打彈弓、摔跤、拔河等特色項目,讓參與者親身感受節日的別樣樂趣,在互動中增進文化交流交融。
7月18日晚,彌勒市、開遠市、元陽縣、綠春縣等地同步舉行篝火狂歡活動。巨型篝火在夜幕中沖天而起,現場氣氛瞬間沸騰。排成長龍的隊伍踏火而歌,各族群眾手拉手、肩并肩,隨著節奏歡快起舞,火光照亮了每張笑臉,歡聲笑語在夜色中回蕩,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的和諧畫卷。
紅河州各地火把節活動將持續至8月下旬,當地還以“旅居紅河·村長有請”為名發起“火把不熄,邀約不停——紅河村村寨寨等你赴約”系列活動,誠邀四海賓朋深入紅河州村寨感受彝家崇火傳統與現代狂歡的完美融合,以火為媒共赴一場沉浸式的節慶旅游體驗。
歡歌勁舞共慶佳節
7月18日傍晚,在寧蒗彝族自治縣,彝族、普米族、納西族等各族兒女身著盛裝,以火為媒,共赴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廣場中央,畢摩神情肅穆、步履沉穩,繞行火把一周后,引燃了盆中的火種。緊接著,身著民族服裝的彝族孩童緊攥火把,小心翼翼地將火把伸入圣火盆取火……
祈愿的火光還在燃燒,歡快的節奏已然響起。各族群眾手挽著手,圍繞著熊熊燃燒的火把踏歌而舞,在火光里打跳。飛揚的裙擺、喜悅的臉龐,整齊的踏步聲、歡笑聲與火把燃燒的噼啪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最動人的民族團結交響樂。
今年火把節期間,寧蒗縣還將舉行民族打跳、“詩歌季”“美食季”等活動。
7月16日至20日,“天下彝家 火舞峨山”2025年火把節暨第八屆彝族花鼓舞藝術節系列活動舉行。作為著名的“彝族花鼓舞之鄉”,火把節期間,氣勢磅礴、剛勁有力的花鼓舞是絕對的重頭戲。鼓點如雷,舞步似火,身著盛裝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展現著彝族人民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油亮噴香的彝家烤乳豬、風味獨特的骨頭參、香甜軟爛的牛爛烀、麻辣爽口的舂雞……長街宴上,大家共享美食,舉杯共飲,感受“以食為媒,情誼交融”的質樸與熱烈。
當熊熊篝火燃起,人們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年齡,手拉著手,圍著篝火狂歡娛樂。在躍動的火光和整齊的舞步中,“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暖流在每個人心中激蕩。
民族時報記者 楊燕明 綜合整理
胡妤雅/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