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畔,一座千年石城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堡石城通過深挖歷史底蘊、創新文旅業態、完善基礎設施,帶動旅游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雄踞山巔,東傍黃河,“銅吳堡”的美名吸引著各路游客紛至沓來(無人機照片)姬洲僕 攝
近日,記者走進吳堡石城看到,甕城厚重的石墻上,“重巽”“望澤”等城門石匾鐫刻著歷史的印記。蜿蜒的石頭小徑串聯起千年時光,青石板鋪就的街巷兩側,石砌窯洞錯落有致。穿行于縣衙、城隍廟遺址間,石砌馬面、垛口與殘存的磚木結構建筑交織,裸露的石墻肌理與斑駁的石碑、古鐘共同守護著這座“活著的石頭博物館”。即使是工作日,依然有不少游客穿梭其間,沿青石階拾級而上,輕撫著斑駁的條石,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
近年來,吳堡石城圍繞“武備文化”旅游IP,重點打造了軍事區、行政區和商業區三大板塊,引入了古代軍事區文化展示、武備甲胄實景體驗、古戰場沉浸式游覽、軍營美食品嘗等全新項目,不斷豐富景區文旅業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與此同時,吳堡縣還在加力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一系列文旅重點項目陸續開工,不斷提升著景區的承載能力與服務質量。山腳下,吳堡石城游客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工地里,在大型機械的轟鳴聲中,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作業。據了解,該項目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由游客服務中心、博物館、模擬場景展示廳三部分組成。
“項目正在進行外墻干掛石材、屋面石材鋪貼及室外景觀工程施工,預計7月底完工。項目建成投運后,將集游客服務、全域旅游、游客集散、地方文化展示功能于一體,成為吳堡縣對外開放交流的新窗口。”吳堡石城游客服務中心項目負責人劉翔說。
近年來,吳堡縣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綠色轉型的支柱產業,緊盯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目標,著力打造“一軸兩環”全域旅游新格局,持續完善“一文一武、一河一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豐富景區業態,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2024年,該縣累計接待游客79.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8億元,同比增長37.1%。
“近期,我們還將推出‘清爽榆林’吳堡分會場系列活動,發放旅游市場消費券,策劃黃河攝影及星空露營節等沉浸式體驗活動。通過基礎設施提質、文化IP賦能、區域聯動引流,不斷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吳堡縣文旅局副局長郭峰說。
記者 姬洲僕 閆宇濤 李小強
編輯 謝婷 校對 秦學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