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中國最美邊境風景道”G219國道穿行至和布克賽爾縣,道路兩側的蒙古包群如珍珠般點綴草原,濃郁的民族風情撲面而來。近年來,當地借勢這條交通大動脈,引導牧民發展牧家樂旅游,讓“風景道”變成“致富路”,奏響了一曲富民興邊的動人樂章。
政府搭臺:從“牧鞭”到“服務”的轉型助力
“蒙古包怎么搭更規范?特色菜如何做得更地道?”面對牧民轉型的困惑,和布克賽爾縣精準施策當好“引路人”。從蒙古包的標準化建設、餐飲設施的完善升級,到周邊環境的整治提升,政府全程提供細致指導;同時組織專業團隊開展培訓,既教烹飪技藝,讓手抓肉、熏馬腸等草原美食更對游客口味,又傳服務理念,讓牧民們學會用淳樸熱情迎接八方客。
正是這些實打實的支持,讓牧民們從“放牧人”順利變身為“經營者”。
國道賦能:從“靠天吃飯”到“客盈門”的生活蝶變
松海灣景區入口處,G219塔城段零公里附近的停車場旁,潔白的蒙古包在陽光下格外醒目。牧民喬龍巴特正牽著駿馬,笑著向停車的游客招手。他感慨地說:“以前放牧收入單一,日子緊巴巴;現在開起牧家樂,旺季一天能接待百余人,旅游旺季,收入比過去全年放牧還翻幾番,錢包鼓了,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如今,在和布克賽爾縣,像喬龍巴特這樣依托G219國道增收的牧民越來越多。國道上來來往往的自駕車流,成了牧家樂最旺的人氣,也成了牧民心中最穩的底氣。
未來蓄力:從“一時紅”到“長久火”的振興藍圖
隨著G219國道知名度持續攀升,這條串聯起雪山、草原、邊境風情的景觀大道,正吸引著全國自駕游客紛至沓來。和布克賽爾縣順勢而為,計劃進一步完善沿線旅游配套,從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到民俗體驗、文化展演等特色項目,全方位提升吸引力。
要讓牧家樂不僅有“顏值”,更有“內涵”。和布克賽爾縣還將深挖特色文化、草原風情,打造更多“留得住人”的旅游亮點,讓牧家樂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富民興邊的強勁引擎,讓G219線上的這抹“牧家風情”,持續綻放富民光彩。(通訊員:何承強 編輯:宋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