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廣州,暑氣正濃。在八十六中學考點外,身著“廣州家姐”粉紅色馬甲的陳姨和其她巾幗志愿者早早的就來到這里。她特意準備了一把印著“金榜題名”的團扇,每當有考生經過,就輕輕搖動帶來一陣清涼。“姑娘別緊張,你肯定行!”她拉住一個不斷搓手的女生,“來,擊個掌。”她身后的“擊掌加油站”在晨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這是廣州巾幗志愿服務的
一個尋常剪影
在這座常住人口
近兩千萬的超大城市里
巾幗志愿者們
像毛細血管般深入城市肌理
用特有的細膩與堅韌
編織著城市的溫暖底色
在番禺沙頭夜市,一場特別的公益市集——“南粵紅豆公益夜 善行暖童心”活動正在上演。賣缽仔糕的何姐攤位上掛著“愛心認購”的牌子。30 余個愛心攤位吸引了200余人參與,20多個特色節目在活動中輪番上演,“昨天有個小男孩,非要媽媽買十個,說要把卡片都收集起來。”何姐說著從收銀臺下掏出個鐵盒,里面整整齊齊碼著三十多張五元紙幣。這次活動籌得的 6000 元善款,都將用于身處困境中的兒童“成長加油包”、心理和學習輔導課程。
而在增城仙村鎮的竹園村,社區婦女干部帶著“美麗庭院”巾幗志愿者小分隊,正教村民用廢舊輪胎做花盆。“阿婆你看,輪胎刷上藍漆就是大海,種些多肉就像小島。”村民阮小姐家被評為“美麗庭院”戶,她們就在她家的庭院現場教學,庭院布局、花卉養護及廢物利用小技巧,以“小家美”促“鄉村美”,用實際行動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提質升級。
最動人的故事藏在細節里。從化區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專業茶藝師張老師至今記得,那個一開始坐在茶藝課最后一排的不愛說話的女孩,在上完教學互動課后,自己熟練的完成了“荔枝檸檬綠茶”新式茶飲制作,主動跑上前告訴老師,“長大后我也要開間這樣的茶室。”
這些溫暖的碎片
正匯聚成廣州特有的城市氣質
“巾幗志愿者的特點
是把買菜講價的細致
用在公益籌款上
把帶孩子的耐心用在社區服務上。”
市巾幗志愿者協會負責人笑著比喻
今年“三八”節期間,廣州市婦聯成立了十五運會城市志愿服務廣州巾幗志愿總隊,和各區及港澳分隊,據市巾幗志愿者協會統計,僅5月份以來,全市共注冊掛靠1300余支巾幗志愿特色隊伍。
夜幕降臨,八十六中學考點外的巾幗志愿者們開始收拾物資。陳姨的團扇已經送給了最后離場的考生,但她又變魔術般掏出個鐵皮盒子。“這是‘幸運曲奇’,明天那些孩子來的時候……”她狡黠地眨眨眼,月光下的銀發閃著溫柔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