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廣州常常面臨著來自其它城市發起的挑戰。
對于廣州人來說,什么GDP什么產業的,別人愛咋挑咋挑。
但有兩件事的地位,廣州不是別人能隨便撼動的。
一個是美食,另一個,是地鐵客流。
吶,不是我瞎說。前者有“食在廣州”蓋章認證。后者,那是有實實在在的數據。
圖源:中國廣州發布
7月2日至7月15日,廣州地鐵已連續10個工作日單日客流量超千萬。
廣州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中國第三個地鐵常態化客流邁入千萬的城市。
這個數據,代表的可不僅僅是廣州地鐵的擁擠(雖然確實很擠)
地鐵,是現代都市的血管。比起其它冷冰冰的數據,地鐵客流,更直觀反映著一座城市的活力。
廣州地鐵,怎么又更擠了?
廣州地鐵客流,怎么突然沖起來了?
有幾個重要原因。
其一,是地鐵新線的開通。
上月,廣州地鐵雙線齊開——10號線和12號線,都是客流量立竿見影的市區線。
而且,今年由于是全運年,廣州預計很快還會迎來13號線二期、14號線二期等新線的開通。廣州地鐵的運營里程,也將進一步拉開與成都的差距,坐穩全國第三城。
地鐵線網的加密,會讓更多人出行時選擇地鐵。
常態化客流破千萬,還遠遠不是終點。
第二,是暑期的到來。
放假的學生加上來穗的游客,別說廣州地鐵,就是各大景點、高鐵站、商場.....最近人流量都爆棚了。
別的不說。就我們作為在長隆萬博上班的人,晚上9點下班發現地鐵站還猶如高峰期,這種體驗你們能懂嗎。
很多面向外地人的知名餐廳,排位也動輒要一兩小時。
像廣圖、省博這樣的“存娃”圣地,更是一位難求。
雖然說暑期的廣州,一直處于下開水模式。
要么是35度左右的炙烤,要么是臺風的水浸。怎么看都不像適合人類居住的,更別說還從外地跑來旅游。
但這只是我們在廣州生活慣罷了。對外地游客來說,廣州的旅游資源,不要太強。
可以去各種名店或者巷子內尋味,可以逛廣州塔、長隆、永慶坊、北京路。
熱?那就去天河路商圈邊吹空調邊逛街,或者晚上再出來珠江夜游。
當然,廣州地鐵客流量的多,還有一些基本盤在支撐。
例如,廣州相比其它城市,有著豐富的夜生活,往往晚上11點地鐵上還都是人;
還有,廣州地鐵客流量到了周末,還能反超北京、上海,登頂全國客流榜首。說明廣州地鐵也并不單單是靠通勤客流支撐。
地鐵客流,是廣州活力和魅力的象征。人們不僅是工作在這里,更是生活在這里,周末還會好好出來享受下這座城市。
廣州,可太會“搶人”了
爆棚的地鐵客流,歸根結底——就是廣州的人,真的多。
2024年,廣州常住人口1897.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0萬人。在“搶人”這件事上,廣州持續跑在全國前列。
而且,廣州不僅能搶人,還能生娃。
廣州已經連續13年戶籍人口出生數量在10萬人以上。在整體生娃意愿下降的當前,廣州的戶籍人口出生率依舊達到10.72‰,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
年輕人愿意生,正說明大家對這座城市有歸屬感,對未來有信心。這比其它任何數據,都有說服力。
珠江新城實景圖
而且,廣州吸引的不僅是人,更是人才。
廣州留住人才靠的也不僅是工作,更是生活。
廣州經濟規模超3萬億元,經營主體超360萬,世界500強企業362家。
1800多萬常住人口中,技能人才總量為388.8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6.57萬人。
琶洲實景圖
靠產業攬獲這些人才的同時,廣州也在用自己的煙火氣、人情味,留住他們。
例如,廣州有著一線城市中最友好的租房和買房性價比。
同樣的錢,在北上深你可能只能租到五環外的小次臥、等著搖到一套人才房。
而在廣州,你即便剛工作幾年,也能靠自己的努力,住進一間心儀的房子。
同時,正如地鐵客流所反映的,在廣州工作生活的人,并不是每天讓自己局限于公司家里的兩點一線,而是你會樂于沉浸在這座城市中。
廣州人的周末,不是把自己禁錮于房間內,而是會在越秀的街道里散步,在荔灣、番禺各種美食老店中尋,在黃埔、白云露營。
無論是地鐵流量,還是人口數據,這些人們用腳做出的投票,不會騙人。
人們從各地紛至沓來,為的就是在這里實現夢想之余,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真的屬于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