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農村消費者識假辨假與維權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營造安全放心的農村食品消費環境,近日,市消委會發布農村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消費提示顯示,食品選購要做到“三看”,保健食品選購要做到“一認二查三明”。
購買食品時,應優先在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農貿市場、超市、便利店或正規電商平臺等渠道購買,避免購買流動攤販或來源不明的食品,其儲存、運輸條件可能無法保障食品安全。認真核對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貯存條件、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簽內容,不買無標簽或信息模糊的產品。注意查看包裝上的商標信息,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食品。觀察食品色澤、形態、質地等感官性狀有無異常,聞辨氣味,杜絕購買變質、有異味、腐爛、脹袋、漏氣等感官異常的食品。
購買保健食品則要檢查包裝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標志“藍帽子”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建議消費者到有合法經營資質的商場、超市、藥店購買保健食品,切勿通過無資質商家、會銷場所、流動攤販或網絡“三無”鏈接購買。
仔細查看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功效成分、主要原料、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量及注意事項等內容,可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http://www。samr。gov。cn)查詢產品批準文號和功能宣稱是否一致,以確認產品合法合規。避免購買標簽模糊或聲稱“根治”“萬能”“包治百病”等絕對化用語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不可將其作為靈丹妙藥。選購保健食品要依據其功能聲稱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可隨意聽信“健康講座”“現身說法”“祖傳秘方”等虛假宣傳,不因“免費體驗”“免費領禮品”“最后名額”等套路誘惑而沖動消費。
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要注意索要和留存相關購物憑證,如發票、收據、轉賬憑證、宣傳資料、產品說明書、商家承諾、溝通記錄等有效證據,以便出現消費糾紛時,有充足證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介紹,今年4月起至12月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農村地區“食品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騙誤導消費”等三類突出問題,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問題整治,嚴厲打擊以下農村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1.嚴厲打擊“三無”食品(無生產日期、無產品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
2.嚴厲打擊“山寨”食品(模仿他人有一定影響或者知名品牌食品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獨特形狀、外觀甚至口味)和虛假宣傳的普通食品、保健食品。
3.嚴厲打擊偽劣食品(以次充好、摻雜使假)。
4.嚴厲打擊過期食品(超過保質期)。
5.嚴厲打擊不合格畜禽肉(病死畜禽肉、來源不明肉、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
6.嚴厲打擊來源不明食品(來源無法追溯、采購渠道不合法等)。
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如遇消費糾紛或發現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可以撥打(023)63710315向市消委會進行投訴,也可以撥打12315熱線電話向市市場監管局進行投訴舉報。(記者 張柳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