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消委會獲悉,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各級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以下簡稱消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33824件;解決24643件,投訴解決率72.8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994.27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欺詐行為消費者獲得加倍賠償金額6.10萬元。全省各級消委組織接受消費者咨詢1.31萬人次。
今年上半年投訴熱點主要包括社交平臺技能培訓亂象集中、預付式消費參差不齊、老年人數字消費陷阱、家電產品質量投訴、汽車消費合同違約、新型侵權方式6個方面內容。
虛假宣傳問題成為投訴榜首,社交平臺技能培訓亂象集中爆發。配音、插畫、Python等課程以“零門檻兼職”“月入過萬”為誘餌,精準圍獵大學生群體。這些機構往往誘導學員簽訂合同后通過分期貸款支付高額學費,待學員察覺異樣時,經營者早已失聯。
美容美發、健身領域預付式消費投訴持續高企。商家擅自轉店變更服務、退費設置障礙、“閉店跑路”等行為,讓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證據收集難、執行到位難、監管難度大成為維權三大痛點。
短視頻平臺“走路賺錢”廣告成為坑老新套路。商家利用老年人數字操作不熟的特點,以“點擊領福利”誘導其誤觸,通過人臉識別瞬間扣取798元,且涉事軟件無法正常使用、客服無門。
家電產品投訴占比10.84%,同比上升4.13個百分點。質量問題、售后推諉、安裝亂收費、退換貨難成為四大痛點。部分商家甚至用“無碼機”冒充品牌正品,或以舊機型冒充新型號銷售。
汽車消費領域合同違約問題突出,部分經營者缺乏契約精神。拖延交車、提車時擅自加價等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新興消費領域侵權形式不斷翻新,粉絲經濟利用明星粉絲群信任銷售問題商品。網絡游戲虛假宣傳誘導大額充值,甚至瞄準未成年人。觀影服務設置“不退不換”霸王條款,隱瞞票務信息。
全媒體記者 何馥君 高楊曦 整理
來源 | 消費質量報
編輯 | 陳蕊妮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王鈺
審核 | 涂偉
終審 | 鄭先聰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