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氣溫回落。(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受臺風“韋帕”外圍環流影響,昨天廈門豪雨連綿,入夜也未停歇。為此,市氣象局昨發布全市“暴雨預警二級”,隨后我市將防御暴雨應急響應等級由四級調整為三級。今天是大暑,氣象部門預測,我市仍有暴雨,市民注意防范地質災害風險。好消息是,明天起雨勢逐漸減弱。
截至昨天17時,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持續雨水沖刷下,氣溫回落,廈門本站最高氣溫27.4℃。“韋帕”已多次登陸并遠離鷺島,為啥昨天的雨還這么大?氣象專家解釋,“韋帕”本身云系龐大,受其外圍環流和季風氣流影響,昨天福建沿海一帶的降水量,甚至超過了更靠近臺風中心的廣西、海南。
今天我市仍有暴雨,氣溫欲振乏力,城區最高氣溫28℃,夜晨最低氣溫大概25℃。
由于累計降水量多,我市地質災害風險較高。今天集美區(灌口鎮、后溪鎮)、同安區(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蓮花鎮、新民街道、洪塘鎮、西柯街道、汀溪鎮、五顯鎮)、翔安區(馬巷街道、新圩鎮、新店街道、內厝鎮)有高地質災害風險(二級、橙色),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性大,其余鎮街有較高地質災害風險(三級、黃色)。
預計,明后天,隨著臺風進一步減弱消散,我市雨勢減弱,氣溫攀高,城區最高氣溫32℃,夜晨最低氣溫25℃~26℃。
大暑節氣
7月22日,農歷六月二十八,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是一年當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節。
中醫專家認為,這一時節“暑、濕、熱”三邪交織,易傷陽氣、耗津液,擾亂臟腑功能,養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濕、清熱解暑、固護陽氣。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林敏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