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道 法國《費加羅報》7月16日刊登讓·奇托內題為《人口、氣候、生產力、醫療健康……法國2040年會是什么樣呢》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由于缺乏強大的政治意愿,法國未來可能會面臨最糟糕的情況。這是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發出的警告。在7月16日發布的《法國2040:對政治行動的預測》中,該機構提出了13個系統性的脆弱點,這可能是2027年總統大選時需要考慮的重大挑戰。
蒙田研究所指出:“法國是一個短視的國家。”該機構提到,在二戰后法國曾經建了很多工廠,打造了雄心勃勃的社會體系,并且發展了遍布全國的優秀運輸網絡。“如今,這一遺產卻面臨著地緣政治、科技、人口和氣候等方面的諸多考驗,這種情況會跨越選舉周期和候選人們的承諾。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觀念,我們就會掉隊。法國模式可能已窮途末路了。”這種模式面對的是一個相互矛盾的境況:要確保社會保障可持續,又要以可接受的利率借債,還得實施必要的能源轉型。
“法國2040”報告作出了多項預測并總結出三大后果。首先就是“社會經濟體系難以為繼”,主要是由于“人口衰退、經濟增長乏力和債務高企”。這種狀況可能會體現為“相對貧困化”、居民收入下降和代際關系的壓力逐漸增加。
第二個結論涉及我們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盡管法國擁有一些王牌(核能、多樣化工業基礎、高質量科研培訓),但是它們可能會“因為公共政策的不確定性、長期的投資不足和規則的繁文縟節受到削弱”。
第三個結論也很重要,那就是民眾缺乏信任。報告警告說,這不是一個“次要問題而是一個威脅國家治理的重大政治風險”。這種民眾信任的喪失,會隨著“政府重大承諾和可見結果很小”的出現而加劇。換句話說:總是一遍一遍喊口號,但是卻沒有具體的行動。
對于這種情況,蒙田研究所警告說到2040年前可能會有兩大沖擊:人口和氣候。這是兩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的,因為這需要“有雄心抱負的政策去優先考慮”,例如產業的現代化、醫療系統的深度轉變,或者對研發和創新的大規模政府和私人的投資。
蒙田研究所指出:“這些手段是存在的,但是需要整體協調行動而不是滴水漫灌。”該機構還預計到2040年前有四個“全球變局”,法國國內政策也應當予以考慮。第一個是力量對比的重新分配:中美兩個大國關系惡化,新角色們的影響力增強,多邊主義的弱化會迫使歐洲重新定義自己的戰略角色。
“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帶來的科技革命,可能會重塑“制造業、就業、防務和政治”。(編譯 蘆龍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