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2日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2日舉行2025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有記者提問,近期國務院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推出的背景和考慮是什么?下一步人社部將如何推動落實?
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表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可以幫助勞動者提升技能,有技能、好就業、就好業,也是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近期國務院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從今年至2027年底,以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為牽引,高質量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意見主要突出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需求導向。圍繞增加制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生活服務等領域,開展分行業、分領域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前期,人社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數字人才、養老服務、家政服務、長期照護等專項培訓文件,接下來將繼續支持或會同其他行業部門出臺專項培訓計劃,加強行業緊缺技能人才培訓供給。
二是突出重點群體。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企業職工等群體不同特點,提供針對性技能培訓服務。目前,已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技能強企、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相關政策文件,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接下來,人社部將抓好政策落實,同時根據形勢需要,完善新的政策舉措。
三是突出市場主體。通過政策支持、服務保障等多種手段,充分發揮企業、院校、培訓機構等各類主體作用,突出市場的主體性、靈活性、多元性特點,為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提供支撐。
四是突出培訓質量。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的項目化培訓模式,圍繞實際的技能需求和勞動者就業真實意愿,“量體裁衣”開展培訓。精心遴選培訓機構,規范培訓內容,加強質量評估。鼓勵支持培訓后參加技能等級評價,獲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就業競爭力。將就業服務貫穿培訓評價全過程,推動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
下一步,將健全人社部牽頭、各行業主管部門積極參與、省級統籌實施的工作機制,統籌用好各類資金資源,加強培訓資源供給和機構管理,分行業領域實施專項培訓計劃,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同時,鼓勵各地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培訓模式,進一步強化培訓政策、資金、人員保障,不斷提升培訓質量和層次,確保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規模大、質量高、成效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