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城市變身“蒸籠”。當市民享受著空調的清涼時,外賣騎手卻在熱浪中奔忙,成為這個夏天最辛苦的群體之一。
單量大幅增長,日行4萬步成常態
烈日當空的正午,熱浪在馬路上翻滾。餓了么外賣小哥王偉的手機不斷響起新訂單的提示音。“午高峰雖然烤得慌,可單子也多啊!”他抹了把臉上的汗水,在幾家餐館間來回穿梭。不到十分鐘,他的T恤就已經濕透貼在背上,又在熱風中慢慢變干……如此反復,后頸處已曬出明顯的黑白分界線。
“這衣服有時候濕了干、干了濕,也來不及管它了,就想多跑些單子,多賺些錢。”王偉說。但更讓他在意的不是汗水,而是被曬得發燙的手機。“這手機比我還怕熱,有時候就罷工。”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特意在手機支架旁裝了個小風扇,讓這個“工作伙伴”能撐過炎炎夏日。
22歲的安徽小伙王偉已在上海送外賣近一年了。這個熱愛健身的年輕人,把每天的工作都當成一場特殊的“體能訓練”——數萬步的負重前行,很多次爬樓時的“間歇性沖刺”,讓他的體能在汗水中不斷突破極限。曬得黝黑的皮膚下,是日漸結實的肌肉線條。
在這個城市里,王偉和同事們每天都要面對特殊的“障礙賽”。當電動車被攔在小區門外時,他們不得不拎著沉重的餐食,徒步穿越數百米的花園步道。最考驗人的是那些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五六層的樓梯爬下來,工裝已被汗水浸濕。“我們日均步數可達4-5萬步,相當于走了30多公里的路程。”王偉說。
支撐王偉在烈日下持續奔跑的,不只是生活的壓力,更是對未來的期待。他也夢想著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在上海占有一席之地。在這個炎熱的夏天,王偉用汗水澆灌著自己的城市夢,每一次準時送達的訂單,都是他向夢想邁進的一小步。
像這樣的騎手在嘉定并非少數。餓了么嘉定寶龍廣場站站長胡廣浩介紹,目前站點在職騎手約190人,日均配送單量達1萬單左右。受夏季高溫影響,單量環比4、5月上漲40%-50%。“天氣越熱,訂單越多,尤其是午高峰,騎手們幾乎全員出動,確保準時送達。”胡廣浩說。
防暑降溫有妙招,多方各顯神通
下午3點15分,王偉終于迎來了難得的休息間隙。他快步走進站點休息區,徑直來到冰箱前,取出礦泉水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
“這天氣,水就是‘續命神器’,我一天要喝幾升汽水。”王偉用手抹了抹嘴,空瓶子在手中發出“咔咔”的聲響。
為應對高溫挑戰,站點和騎手們都做足了防暑準備。站點不僅配備冰箱存放冰水、鹽汽水等降溫物品,還準備了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并設置空調休息區。
騎手們也都各顯神通,有人隨身攜帶小風扇,有人佩戴冰袖和防曬口罩,還有人會在保溫杯里裝上冰塊用于降溫。這些看似簡單的裝備,卻成為他們在烈日下工作的好幫手。“熱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把保溫杯里的冰塊倒在毛巾上擦擦臉。”王偉表示。
送外賣雖然辛苦,但是也能遇到暖心的時刻。“有的客戶讓我不要著急,說送慢點沒事的;還有些客戶會給我們一瓶冰水,挺感動的。”王偉告訴記者。
為更好地保障騎手勞動權益,6月以來,王偉所在的外賣平臺已啟動高溫關懷專項,在高溫天氣下系統會觸發高溫標簽,隨訂單發放天氣補貼。在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下,平臺還會啟用超時免罰和訂單補時措施,通過線路優化和派單保護,為騎手匹配更靈活的配送時間、縮短配送距離,降低配送難度,減少騎手暴露在戶外的時間。
更多社會暖心力量也在為高溫天里辛苦工作的小哥撐起一片陰涼。嘉定多地推出的“愛心冰箱”清涼補給點里,裝滿冰鎮礦泉水、清涼飲料、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物資,并醒目地標注著“免費取用”字樣,成為高溫下快遞員、外賣騎手等勞動者觸手可及的“降溫站”。
近年來,為了給戶外勞動者提供更貼心的保障,嘉定不少地方設置了集臨時休息、優惠充電、法律咨詢等功能于一體的小哥驛站,讓外賣騎手能就近歇腳。
下午3點30分,休整后的王偉再次出發,熟練地將外賣裝車,向著下一個目的地一路奔馳,身影匯入城市的熱流中。灼熱征途依舊漫長,但那些藏在城市角落里的溫情,總能在最疲憊的時刻給予“城市奔跑者”力量,助力他們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
撰稿:李品
攝影:陸佳琪(通訊員)
攝像:趙晨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