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北頻道
“這個鐵疙瘩就是發電機嗎?”近日,在湖北省電力博物館歷史展廳內,6歲的可恩踮著腳,凝視著玻璃展柜中重達2噸的巨型鐵塊。這臺來自原武昌電燈公司的汽輪發電機轉子殘骸,靜靜訴說著1938年武漢那段烽火歲月。
湖北省圖書館“行走中的閱讀”活動帶領30組親子家庭,在漢口合作路22號的百年鐘樓里,展開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光明探索。
穿過鏤空螺口燈泡造型的“光明之路”雕塑,小讀者們仿佛踏入時光隧道。“油燈春秋”展區里,戰國青銅燈與宋代盤形燈靜靜陳列,這些電燈的“祖先”訴說著人類征服黑暗的漫長歷程。在民國電表與解放初期電網圖前,家長們忙著為孩子講解“一度電”的前世今生。
“原來騎車這么累才能發電!”李明軒擦著汗珠,看著自己蹬了五分鐘才亮起的三盞燈。科普展廳里,“腳踏車發電”裝置前排起長隊,聲控光球隨音樂明滅,“人體導電”實驗引發陣陣驚呼。最受歡迎的當屬能源模型區,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的立體展示,讓抽象概念變得觸手可及。
圖書館員還精心推薦了《電從哪里來》《小小電力安全員》等科普讀物,并現場演示萬方數據中小學圖書館的線上資源。“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們‘看見’電的歷史,更要幫他們‘讀懂’能源的未來。”帶隊的省圖書館員表示。(圖/文 周恬、王麗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