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閱讀|超萬人共讀|《混在北京》
暗星計劃-這次認真寫一部自己的小說
相關付費文章:
前言
暗星計劃還剩下兩周不到的時間結束報名,這個項目由文穴編輯團隊與Q老師一同策劃籌辦,耗費時間和精力許久,過程中雖然有些觀點碰撞,不過磨合得也很有默契。作為文穴與外部講師聯合的全新小說訓練營項目,難免有人會好奇它創立的初衷以及它的意義。由此文穴編輯部決議內部讓徐老師以及Q老師一起來接受編輯們的采訪,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文穴團隊在做什么以及暗星計劃的意義是什么?文本較長,分幾期發布,觀點僅供參考。
L=文穴編輯部 X=徐老師 Q=Q老師
P1:
P2:
L:有很多人覺得小說很難寫,你覺得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Q:我先來破個題,確實有人會覺得寫小說特別難?可實際上這是個偽命題。寫小說本身并不難,因為小說到現在基本上沒有格式和題材的定義了。由此,你基本上可以把任何文字都定義為小說,只要你膽大就行(笑)。
開個玩笑,回歸到正題。為什么那么多人會說寫小說很難?拋開本身沒有時間這一點,大多數人實際上是抱有某種完美主義的拖延。我認識不少更年輕的寫作者在面對寫小說這件事時,往往希望自己一開始就能寫出很棒的作品。排除那些可能有些破罐子破摔純粹是拿小說當門面的人,甚至開始完全讓AI來操作的作者。我想不少人是對自己的文字是帶有一絲自戀的潔癖的。我們是既想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又想寫出讓讀者滿意(愿意埋單)的作品。這是大家可能認為小說創作的基本點,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審美、表達等,這些可以在之后慢慢探索,算是一種附加值。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甚至對成熟的小說作者來說依舊是困難的。是需要思考且消磨精力的。思維懶惰和執行力不足的人,確實很難去創作小說。習慣在腦海里翻江倒海,哲思密密麻麻的人也不行,因為他們太希望在文本中表達自己的個性和深邃的思考了,所以寫出來的小說會變得像可能有意義但沒人愿意讀的內容,反而是像東野圭吾這樣帶著一些單純目的的作家開始創作時會更加容易。
L:這樣,那該怎么解決呢?
X:這就是訓練營的內容了(笑)。
Q:這個其實不難解釋,可以講。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國內不少創意寫作或者一些公開的短視頻切片會誤導人的緣故。模仿有時候也是要有技巧的,很多人如果單純只是去臨摹或者去模仿他們的表達方式,這等于是把寫作者寫出好小說的第一條就磨掉了,他們完全不能寫出自己的東西了,就像一個人看上去好像是自己,但是說出來的話語都是別人的。這是很危險的。有一點我以為是最重要的,就是寫作必須是向內求的,至少在開始的時候要向內求。只有這樣,你才能寫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不要去寫別人的故事,你要寫的是屬于你自己的故事,對吧?這也是為什么要用榮格的方法求乎己的原因。
X:Q老師的邏輯還是挺清晰的,這一點我也比較贊同。就像無器材健身反而不應該是新手要學的,對比自己與大師作品,或者從大師作品上覺察自身的不足,反而應該是成熟的作者進階時可能要做的。沒有自我,很容易在模仿中被奪舍。
Q:對,這個比喻很妙,就像那些名家的imposter一樣。
L:有道理,那第二點該怎么做呢?如何讓讀者滿意?
Q:這也是很難的一點。讓讀者喜歡你的作品,這一點其實很難完全把握。我只能說,從我的經驗來看,讀者之所以喜歡,是因為作品中存在某種共鳴,這應該是最基本的。
L:那是不是缺少生活經驗或者敏感度與大眾完全不同的人就很難寫出讓讀者喜歡的作品呢?
Q:你的問題很尖銳哈,確實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閾值是不同的,價值觀也是不同的。就像社會上的人一樣,有人認為自私自利是完全合理的,有人則有較高的道德標準。有人很怕痛,有人卻喜歡尋求刺激。這也是榮格原型的一些思考。如果你用原型來思考和分析人物,你會發現所有的角色都會成為某個原型或者幾個原型的變體,而一旦你把握精準了人物,那么你就會發現你寫的內容很容易受到讀者的認可,無論是細節還是思維分析。由此寫作就完全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思維和智力博弈。你要利用自己挖掘出來原型和素材塑造活生生的人物,而讀者則希望第一時間看破你,以便認定這本書不值得一讀,而如果他看不破,甚至認為寫的人物很真實,他可能會繼續讀下去。如果你再能調用一些情緒方式方法,你進一步會發現他可能會對你的小說愛不釋手,一直想要讀下去。那就很美妙了。
一旦這是你真正從生活和內心挖掘出來的原型,你一定會認可自己作品的原創度,滿意度自然也會提升。既然你的原型是符合原型邏輯的,這說明在生活中同樣也有這樣的人。這里面可能的pitfall就是你沒有對自己保持真誠,模擬出了一個假人,比如《絕命毒師》中的老白在一開始對家人說的就是假話,他給家人的印象就虛偽了,他后來坦誠自己的私欲,人物在家人面前就真實了。你的原型推敲和打磨很重要,去偽存真也很重要。
做到這些,那么你的小說大概率至少滿足了一個基本線,大致有完成度了,至少不會差到哪里去。
L:那講故事的能力呢?
Q: 每個人都有講故事的能力,但為什么有些人失去了這種能力?原因在于他們把講故事想得太復雜了。因為有特別多的名家,他們對故事的形式和敘事進行了非常大的創新,但創新的前提是他們已經掌握了講故事的基本能力。很多素人作者在模仿名家實驗性寫作時,往往沒有把握住故事的內核,只看到了他們的試驗性。這導致他們的作品如同空中樓閣,雖然不能說完全“舍本逐末”,但確實偏離了故事的本質。這是我們在訓練營中會不斷強調的一個重要點。
在我看來,還有一個關鍵點在于對情緒張力的調控和駕馭能力。很多人試圖在情節中加入極端的沖突,但往往缺乏駕馭故事或沖突的能力,由此讓場景失真,就像讓人出戲的廉價特效。真正會講故事的人能把兩個小孩吵架的場景寫成一場淋漓的廝殺,而有些人則會把一場曠世戰爭寫成小孩過家家。這不僅僅是用什么固定模式來表達的問題,這同樣關于你對自己筆下的人物熟悉度的問題。我們需要思考:角色以什么樣的眼神和表達方式來展現憤怒或喜悅這樣的情緒?弄明白什么樣的人會做出什么樣的事,這是需要大量的社會經驗或者思維能力去推敲的。大多數人缺乏這樣的練習過程,或者他們雖然經歷過類似場景,卻對生活麻木不仁。因此,在我們的訓練計劃中,重點在于重新喚起他們對生活的感知。關鍵在于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社會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并非簡單地教大家用什么固定句式或者什么妙詞好句,認為這樣就能寫好故事,可能完全錯誤的。這種模式無法真正深入肌理,無法讓人重新認識自我。
L:可不可以總結為 先弄懂生活與人,再弄懂創作。
Q:有點這個意思,不過比這個肯定要小,不然就成了人生導師了(笑)。
L:不過就算是重新看待生活這一點,訓練營可以實現嗎?
Q:我覺得榮格的一些想法以及寫小說本身就能幫助大家重新看待生活。不過可以聽聽徐老師的想法,我覺得我一下子說了好多了。
X:好,很感謝Q老師的無私分享,我覺得Q老師也是一個真的有在用心思去分享。我覺得這很好,我們想做什么,內容有什么直說就行,打直球,亮明牌。真誠很重要。這里我想再重申一下訓練營和課程的區別吧。課程相當于我把本可以寫成一本書的內容變成了一門課,以更豐富的媒介方式灌輸給參與者。訓練營更像是你進入了一個游戲,通過內容、問題、實踐以及復盤等豐富的方式來訓練一個個體,爭取他掌握這一套方法以此拿到可能的結果,這里面會出現新的問題以及具體的實踐困難,而在交流中(我們通過提問,執事會及時搜集反饋的方式)實現個體對方法的運用乃至創新式習得,甚至暗星計劃也會在這次訓練營中得到升級。這也我們文穴共讀的形式是一樣的。
L:這個好理想呀,但會不會學員就希望說,你給我知識和干貨,最好是那種我就希望抄一下就能馬上成為大師的攻略。
X:誰不想這樣的呢,哈哈哈。
Q:如果真的有的話,確實是很多人希望的選項了。
X:是的,我以為這也是我們教育環境下的悲哀,從閱讀理解被迫填鴨,到最后只渴望正確答案的人,或許最后只有短視頻里面的一些非常有噱頭的片段和那些動輒幾個T的盜版課程能如他們所愿了。或許,他們就像是患了知識饑渴癥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患者,既可憐地受困于過去的規訓,繼而又迫切地渴望清晰的規訓指引他們未來的方向。這樣的情況下,文學的自由反倒會讓他們害怕和恐懼,思維和行動的壓力更容易讓他們脆弱且未經磨練的神經崩潰。或許這樣的寫作者并非適合我們訓練營的人了。不過我還是很期待接下來半年里,暗星計劃將培養出怎樣的小說創作者,他們又將寫出怎樣的小說。畢竟我們要拿結果說話。最糟糕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報名了,但是就是不寫。不過還是不要烏鴉嘴了,相信學員們都是有充分的毅力和決心參與到這個訓練營中的。
L:是的,你得相信大家嘛!而且聽兩位老師聊完后我感覺真的很有意思,看樣子我們得拭目以待了!
Q:是的,我也很期待,很好奇這一次能誕生出怎樣有趣的作品。
X:哈哈,一起拭目以待。
Fin
*對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訪談內容較長,將分批發送。
??最新上架《剩旨到》??
讓人笑中帶淚的都市輕喜劇,刻畫8090的婚戀實景
喜馬拉雅/番茄暢聽等平臺熱播中
??點擊立即收聽!??
申請加入文穴俱樂部,與真正的讀者作伴
俱樂部當前價位僅剩 3 個席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