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 通訊員 柴霆
“居民高先生正通過一款手機軟件進行刷單,‘投資’了4次,總金額超過5萬元。”近日,陜西省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沙河派出所圣景社區民警呂嬌嬌發現可疑情況后,立即上門開展反詐勸阻,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勸說,成功守住了高先生17萬余元的積蓄。
走訪入戶、反詐宣傳、化解矛盾……去年以來,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全面深化主動警務、預防警務,讓社區民警扎根在社區一線,將辦公室“安”在社區里,及時解決基層問題,不斷減少社區里刑事治安警情、矛盾糾紛。
7月10日上午10點,馬扎梁派出所社區民警余澤田在轄區巡邏后,剛回到警務室,就有一對夫婦上門“訴苦”——隔壁住戶每天打麻將至深夜,影響正常休息,看能不能給協調解決一下。
“正常活動娛樂是自己的權利,但是不能影響到周圍鄰居的正常作息……”余澤田從情、理、法各個維度進行闡釋,找準問題解決的關鍵點,第一時間進行妥善化解。
“企業活動室、員工培訓室、社區小廣場都是我的臨時辦公點。”余澤田認為,這樣隨時隨地辦公有兩個好處:一是群眾可以隨時找到她,有任何意見建議也能面對面提出;二是延長了自己在企業、社區里的時間,遇到問題可以第一時間妥善解決,讓群眾少跑腿。
“你看看,這些反詐知識您了解多少……”出了辦公室,余澤田就愛在轄區的各個地方“轉悠”。在警務室的黑板上,余澤田每周都要更新轄區的實時情況,并以此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社區民警只有深入基層一線,沉在群眾中間,才能真正干好公安工作。”
這句話在沙河路派出所社區民警柳旭東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擔任社區民警開始,柳旭東就把印有自己聯系方式的警民聯系卡散發給居民,讓他們出門就能見“警”。
從“進社區”到“駐社區”,榆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社區民警80%的工作時間沉在社區,專職開展所轄社區實有人口管理、社情民意搜集、組織安全防范、維護社會秩序、化解矛盾糾紛等工作,有力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持續平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