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的南湖在晨霧中像一面鏡子,岸邊的白墻黛瓦倒映在水中,畫橋橫跨湖面,像一道彎彎的月牙。這座被稱為 "中國畫里的鄉村" 的古村,每一個角落都像一幅精心描繪的水墨畫。
承志堂的木雕藏著徽商的氣魄。這座占地 2100 平方米的大宅院,是宏村首富汪定貴的故居,被譽為 "民間故宮"。前廳的 "百子鬧元宵" 木雕,雕刻了 100 個形態各異的小孩,有的在舞龍,有的在猜燈謎,生動活潑;后廳的 "唐肅宗宴客圖" 木雕,人物神態各異,服飾細節精美;橫梁上的 "漁樵耕讀" 木雕,展現了古代文人的理想生活。講解員說,這些木雕用的是銀杏木,質地堅硬,不易變形,經過百年風雨,依然保存完好。
月沼的清晨屬于村民。這座半月形的池塘,是宏村的 "心臟",村民們在這里洗菜、浣衣,孩子們在岸邊嬉戲。清晨的月沼,霧氣繚繞,白墻黛瓦的倒影在水中輕輕晃動,偶爾有村民撐著木盆劃過水面,像在畫中穿行。坐在月沼邊的石階上,看陽光慢慢驅散霧氣,聽村民們用徽州方言聊天,覺得生活格外寧靜美好。月沼邊的 "得月樓",是拍攝月沼全景的最佳位置,很多攝影愛好者會在這里架起相機,等待最美的瞬間。
西遞的牌坊群訴說著榮耀。這座有 "桃花源里人家" 之稱的古村,村口矗立著 12 座牌坊,大多是表彰孝子和節婦的。最有名的是胡文光刺史坊,建于明萬歷六年,四柱五樓,雕刻精美,上面的飛禽走獸栩栩如生。走在牌坊群中,能感受到徽州人對傳統美德的重視,也能想象出當年牌坊建成時的盛況。村里的敬愛堂,是胡氏家族的祠堂,堂上的 "孝" 字碑,據說為朱熹所書,字體遒勁有力,寓意深遠。
徽州毛豆腐的味道藏著勇氣。這種表面長著白色絨毛的豆腐,是徽州的特色美食,看起來有點嚇人,吃起來卻很香。攤主將毛豆腐放在鐵板上煎,外皮煎得金黃酥脆,內里柔軟鮮嫩,蘸上特制的辣椒醬,鮮辣可口。賣毛豆腐的阿婆說,毛豆腐是用傳統工藝發酵而成的,營養豐富,有 "徽州奶酪" 之稱。第一次吃的人可能會有點抗拒,但嘗過之后,大多會愛上這種獨特的味道。
塔川的秋天是彩色的。這座位于宏村附近的小村,雖然不大,卻因秋天的紅葉而聞名。村口的古楓樹葉紅得像火,烏桕樹的葉子有的紅,有的黃,有的橙,像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沿著村里的小路漫步,看村民們在田里收割水稻,金黃的稻穗在風中搖曳,偶爾有幾只土雞在路邊覓食,悠閑自在。山頂的觀景臺是欣賞塔川秋色的最佳位置,俯瞰整個村莊,紅楓、烏桕、稻田、白墻黛瓦,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
傍晚的徽州古村,炊煙裊裊升起。村民們開始準備晚飯,廚房里飄出臘肉和筍干的香氣。坐在客棧的天井里,看夕陽照在馬頭墻上,聽遠處傳來的雞鳴狗吠,覺得時光在這里走得格外慢。客棧的老板娘會端來一碗熱騰騰的徽州炒飯,米飯顆顆分明,配上臘肉、筍干、雞蛋,香氣撲鼻。吃著炒飯,聽老板娘講古村的故事,從徽商的傳奇到村民的日常生活,覺得這些馬頭墻下的光陰,雖然平淡,卻充滿了韻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