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在大眾的認知里,核彈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具破壞力的武器,其瞬間釋放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毀整座城市,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種武器比核彈更為恐怖,它能夠悄無聲息地改變自然氣候,制造出各種極端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持續且廣泛的影響。
而這就是被稱為“末日武器”的氣象武器,對于這驚世駭俗的威力,更是被196個國家聯合抵制,可截止目前為止,僅有兩個國家掌握了其核心技術,而美國更是在這一領域潛心研究多年。
何為氣象武器?
氣象武器,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槍炮彈藥,而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制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超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進而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
它的概念雛形可追溯至古代,如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改變赤壁之戰走向,以少勝多擊敗曹操大軍,這在一定程度上便是氣象武器概念的早期體現。
只不過,古人更多是借助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預測來利用氣象,而現代氣象武器則是基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氣象進行主動干預和控制。
從科學原理上講,大氣層中的水汽、水滴、冰晶和各種懸浮物質,常處于不穩定狀態,只要掌握這些不穩定因素的變化規律,便可使用較少能量去引發和催化它們,促使天氣中的不穩定因素產生較大的能量轉換,從而導致某些地區、某些空間天氣、氣候的變化。
例如,通過向云層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可促使云層中的水汽凝結成雨滴,實現人工降雨;利用高頻電磁波發射裝置改變大氣電離層的特性,進而影響地球上層大氣的風向、溫度和密度,達到改變氣候的效果。
而且在越南叢林深處,這種武器已展示過威力,在1967至1972年間,美軍執行“波普行動”,就累計向云層投放474萬枚降雨催化彈。
化學催化劑讓雨季延長為持續暴雨,洪水吞噬了道路橋梁,越共補給線“胡志明小道”陷入癱瘓,這場人為氣象戰持續六個月,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是被沖毀的村莊與顆粒無收的農田。
更為隱秘的打擊發生在加勒比海島國,1970年,代號“藍色尼羅河”的氣象武器對準古巴,原本豐饒的耕地被刻意制造出持續干旱,糧食大國轉眼陷入饑荒,而受災者渾然不覺這場災難竟來自境外。
最為主要的是,氣象武器最令人膽寒之處在于其“天然偽裝”,當異常氣候出現時,人們只會歸咎于自然變化,而非軍事打擊。
就連美國前國防部顧問伯納德·伊斯特蘭也曾直言:“控制天氣比核威懾更有價值,畢竟對手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被攻擊。”
美國百年實驗室
要知道,美國對氣象武器的探索始于二戰硝煙中,1943年西西里島登陸戰,美軍首次使用特制煙霧發生器,制造出覆蓋數公里的大霧,濃霧如同一道移動屏障,讓德軍偵察機變成“瞎子”,掩護盟軍成功搶灘。
在冷戰時期,美國氣象武器研發進入系統化階段,麥金萊氣候實驗室在佛羅里達拔地而起,成為全球首個全天候氣象戰基地。
其內部設有八大模擬實驗室:從秒速30米的颶風艙到每小時降雨380毫米的暴雨室,從80℃高溫驟降至-40℃的溫控室,甚至能制造真實海嘯的海洋實驗室。
更是在1993年,阿拉斯加荒原豎起180根巨型天線,組成占地13公頃的 HAARP陣列,這個高頻主動極光研究計劃表面是科研項目,實際能將360萬瓦功率的電磁波射向電離層,相當于商業電臺功率的7.2萬倍。
不過當美國在氣象武器領域高歌猛進時,蘇聯的實驗室同樣燈火通明,20世紀70年代啟動的“水星計劃”試圖用地下核爆誘發地震波,制造跨太平洋海嘯襲擊美國西海岸。
但科研人員在西伯利亞無人區反復測算核爆當量與地殼應力關系,終因風險失控而擱置,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遺產,在電離層武器領域取得突破。
位于下諾夫哥羅德的SURA設施雖規模不及HAARP,卻能通過大氣離子擾動誘發雷暴與龍卷風,更是在1994年,俄科學家更成功進行太陽能量聚焦試驗,利用反射鏡將陽光轉化為高溫武器。
而英國則是在氣象控制領域另辟蹊徑,1998年,英國軍方在西海岸部署電極陣列,通過電離大氣中的鎂原子形成靜電屏蔽層,軍方宣稱可控制半徑5000公里內的晴雨天氣,成功率超93%。
盡管國際禁令高懸,但五角大樓對氣象武器的追求從未停止,根據2005年曝光的軍方文件《天氣-戰斗力的倍增器:2025年擁有天氣武器》明確宣布:“氣象控制技術將在2025年成熟,實現在200平方公里內精確操控戰場天氣。”
今年正是2025年,但是在阿拉斯加HAARP基地關閉后(2013年),美國轉向分布式技術,而格陵蘭島新建的電磁陣列功率提升兩倍,與挪威、阿拉斯加設施構成三角網絡,可協同干擾極地氣候系統。
特別是2010年西南大旱、緬甸海嘯等災害,被俄羅斯退役將軍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指為“符合地震武器特征”。
而聯合國災害數據庫顯示,近三十年“異常自然災害”頻率增加了三倍,但這究竟是氣候自然變化還是人為干預?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說法。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于央視國際2007年04月23日關于美國軍方加緊秘密試驗氣象武器 曾陸續用于實戰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解放軍報2014年10月17日關于外軍專家:近年某些區域大地震疑似地震武器所致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解放軍報2017年02月17日關于外媒:美軍正研氣象武器 危害或超大型核爆炸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中國新聞網2013年10月23日關于美國打造黑科技氣象武器 戰場上呼風喚雨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