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芭堤雅這場餐廳斗毆事件暴露的不止是治安問題,更是一場國際輿論的“甩鍋接力賽”。這一次,韓國媒體無預警強行“邀功”,偏要把鍋扣到中國人頭上,可現實卻像泰拳高手一記掃腿,把他們摔了個七葷八素。
芭堤雅,泰國度假天堂。一家網紅餐廳本應彌漫著美食香氣,卻因一小撮韓國游客突如其來的爭吵變成混亂舞臺。7月11日傍晚,四位上身文身、情緒失控的男子怒目圓睜,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盤子摔碎、椅子橫飛,顧客們像潮水般逃竄,生怕成為“無辜背景板”。
現場視頻流出,網上瞬間炸鍋。有泰國博主撿起熱梗,咬定這是“中國游客互毆”,理由夠新鮮:有人高喊蹩腳中文“我是中國人”。這理由,如同以為你穿了羽絨服就能代表哈爾濱的冬天。
就在大家還在議論“中韓游客誰在擠牙膏”時,韓國媒體仿佛想快點劃清界限。他們不僅火速接棒“中韓混戰”的流言,還給出了新高度:中國人偽裝成韓國人在泰國鬧事,這不光是團體競技,更一度上升到國家形象的爭奪戰。
韓國網絡輿論逆勢翻涌,“中國人敗壞了韓國形象”“中國人欺騙世界”等聲浪一時充滿留言區。對于這種顛倒黑白的功力,只能說韓國媒體編劇能力足以媲美韓劇黃金檔。
五天后,故事迎來神轉折。泰國警方發布官方通報:全部涉案人員為韓國公民,無一名中國游客參與。此刻,韓國媒體像踩到油瓶,話鋒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怒批肇事者“不配回國”“丟盡國家臉面”。前后態度變化速度,比打麻將轉場還麻利。
其實,在第三國干壞事后冒充中國人的橋段,并非首次被扒拉出來。從潑水節盜竊團伙,到破壞現場、謊稱“中國人”,再到被“聽不懂中文”尷尬戳穿,韓國個別人似乎早已養成了臨陣甩鍋的習慣。甚至有人戲言:“文化能抄,鍋也能背,下一步是不是連國籍都想換?”
這場風波終究還是被 堵住了嘴。泰國警方的鐵面通告,像一場大雨,不僅澆滅了甩鍋的陰火,也把部分韓國媒體一廂情愿的泡沫沖刷得一干二凈。現實里,沒有那么多耐心去分辨撲朔迷離的言辭,但事實只認護照號碼。
有時候,國際輿論大戰更像樓下的菜市場,誰嗓門大誰先占個理,這一回韓國媒體搶了頭條,卻還是被 ** 打了回原形。甩鍋他人,不如管好自己。當別人的身份成為“退路”,最終受傷的是公共信任。如果總憑一句蹩腳中文或幾句臟話就貼標簽,難免會被時間和事實啪啪啪打臉。希望今后的旅途里,都能少些甩鍋魔法,多點擔當與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