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吉林市法院與市公安局執行聯動機制的運行成效,并發布典型案例。
據悉,去年12月,吉林市法院與吉林市公安局聯合簽署《關于進一步加強執行聯動的意見》,構建起高效協同的執行聯動機制。半年多來,雙方通過健全機制、強化協作、精準發力,有效破解了“人難找、財產難尋、協助人難求、應執行財產難動”等執行難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執行答卷”。
高位推動織密聯動協作網
執行聯動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吉林市兩級法院與兩級公安機關把加強聯動機制建設列為“一把手”工程,按照聯動意見研究查人找物、拘調銜接、打擊拒執、快速反應、日常聯絡等五個方面機制,高位推動落實。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判形勢、通報情況,會商解決協作中的重大問題,實現信息互通、步調一致;明確分級對接機制。一般協助事項由基層法院與基層公安局直接對接;需市級層面協調的,基層法院填報審批表層報市法院,由專人對接市公安局辦理;設立專門聯絡機構。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情指中心設聯絡專員,對接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確保指令“接收—響應—處置”全流程零延遲。
職能互補打出執行組合拳
法院與公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查人找物、矛盾調解、打擊拒執等方面形成合力,讓“紙上判決”變為“真金白銀”。
在查人找物環節,公安機關利用信息資源優勢,為法院執行精準“導航”。截至目前,已協助查詢1820名被執行人信息,反饋有效線索1524條,成功找到394名被執行人,執結案件298件,執行到位金額超700萬元。針對法院明確的查詢需求,公安部門依規審批后,快速提供被執行人住址、車輛、出行記錄等關鍵信息,大幅提升執行效率。
為化解矛盾、減少對抗,他們在吉林市拘留所設立“被拘留人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室”。執行期間,公安干警與法官聯動調解,及時掌握被拘人員思想動態,推動當事人達成和解。年初以來,共協助調解案件9起,涉及執行金額214.6萬元,不少“僵局”案件通過柔性化解實現“案結事了”。
對于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硬骨頭”,公安部門堅持“快受理、快立案、快偵辦”,切實形成強大震懾。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破獲拒執犯罪案件7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8人,對法院移交線索全部查結到位,有力凈化了執行環境。
快速響應筑牢執行保障線
為應對突發情況,法院與公安機關構建“執行110+公安110”聯動機制,法院執行線索舉報電話與公安110平臺無縫對接,一旦發現被執行人或財產線索,警方第一時間出警控制,保障執行工作順利進行。
在規范協作流程方面,雙方明確往來文書樣式和操作規范。法院移送拒執案件時,需提交《案件移送函》及生效法律文書、證據材料等,確保線索清晰、責任明確;公安機關協助執行時,嚴格遵循時限要求,杜絕拖延敷衍。
聯動機制運行以來,吉林市執行環境持續優化,群眾對司法公正的獲得感不斷增強。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的比例明顯上升,“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歪風得到遏制。此外,公安機關還協助化解重點信訪案件14件,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美佳
圖片來源 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
責編 周凇宇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