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支持者懟、遭共和黨人批、受民主黨譏嘲、與大報打官司……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領教愛潑斯坦案的余威。
此案不僅罕見撕裂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陣營,還進一步挑起特朗普與政治對手、媒體等多方力量之間的斗爭。
更有意思的是,無論特朗普如何改口、變招,試圖平息風波,卻無濟于事。難道事態已經失控?特朗普還能收場嗎?
“救火”難“滅火”
愛潑斯坦這個名字一度震驚世界。
這名從底層崛起、躋身美國上流社會的猶太裔金融家,將位于美屬維爾京群島的私人島嶼打造成臭名昭著的“蘿莉島”,組織未成年女孩進行性交易活動,供名流享樂。
而被曝與愛潑斯坦交往密切的西方名流竟然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安德魯王子、特朗普……
因涉嫌性犯罪,愛潑斯坦被捕判刑,于2019年8月在獄中離奇身亡。死因被判定為“自殺”。
沒人會想到,6年后,他會成為飄蕩在美國上空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
據傳,他手里有一份“客戶名單”,眾多權貴顯達都在其中。正是這份神秘“名單”,掀起眼下這場大風暴。
特朗普去年競選時承諾將公布這份名單。美國司法部長今年2月口口聲聲稱名單就放在她桌上。然而,特朗普政府近日公布的調查結論卻稱“客戶名單”不存在,并且不會再公布愛潑斯坦有關文件,意圖就此結案。
如此出爾反爾、自相矛盾、草草了事,美國輿論頓時炸開鍋。
過去但凡發生政治紛爭或輿論風波,特朗普與“基本盤”總是同仇敵愾,這次卻相反,粉絲將矛頭直指“偶像”。
無論是極右翼盟友還是MAGA意見領袖,都對政府處理此案缺乏透明度強烈不滿,向特朗普索要真相。
MAGA代表性人物、來自佐治亞州的聯邦眾議員格林對“不存在名單”公開表達質疑。
極右翼人士、陰謀論者亞歷克斯·瓊斯批調查結論“令人作嘔”。
支持者甚至發起一場焚燒MAGA“小紅帽”的行動。
不僅MAGA陣營罕見撕裂,就連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內部也爭執不休。
聯邦調查局(FBI)正副局長與司法部長邦迪發生沖突。
一向聽話的眾議長約翰遜罕見“反水”,稱司法部應該將一切公開。
最新消息是,約翰遜拒絕眾議院就公布愛潑斯坦檔案進行投票。
此舉被認為意在為自己失言“糾偏”,但是輿論批其“欲蓋彌彰”,越發凸顯共和黨內部圍繞愛潑斯坦案日益擴大的裂痕。
面對這場意外燒向自己的“大火”,特朗普可謂使出渾身解數“滅火”。
包括情緒操控——安撫“兄弟姐妹”、怒批陷入愛潑斯坦“騙局”的支持者是懦夫;
竭力淡化——稱愛潑斯坦案“骯臟、無聊”,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
轉移視線——避談愛潑斯坦案,重新制造熱點,比如公布FBI關于馬丁·路德·金的記錄,攻擊奧巴馬政府的情報部門曾捏造特朗普“通俄”證據;
甩鍋對手——稱所謂“客戶名單”是“民主黨人炮制的騙局”;
見風轉舵——重重壓力下,特朗普改口稱已要求公布愛潑斯坦案所有大陪審團證詞。
但是輿論并不買賬。有評論指出,一系列操作無形中暴露了特朗普的“心虛”,說明他自己心里也沒底,不知該如何收拾亂局,同時還使自己背負更多嫌疑——比如本人是否就在名單上。畢竟特朗普與愛潑斯坦保持了十多年的友誼,留下太多令人咀嚼的細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刁大明表示,特朗普不公開名單的原因不為外界所知,但未必說明其本人就在名單上,特朗普再癲狂也不會把自己繞進去。隨著自身從反建制派的選舉者變成需要借助建制派力量的主政者,以及留下政治遺產的考慮,他或許擔心公開名單將對政治精英造成沖擊,而且自己還要承擔責任。
與此同時,事件還在不斷伸出其他觸角,保持穩步發酵的節奏。
一名愛潑斯坦案原告開始爆料,憶述特朗普曾深夜造訪愛潑斯坦辦公室,暗示特朗普的名字就在愛潑斯坦案的文件中。但這些都遭白宮否認。
近日,一封特朗普致愛潑斯坦“慶生信件”曝光,特朗普斥之為“假新聞”,并將媒體大亨默多克及其旗下《華爾街日報》告上法庭。
特朗普還不解氣,又將該報記者從蘇格蘭之行的記者訪問團中除名,顯示斗爭進一步升級。
挖坑反陷坑
有分析人士指出,沒有人比特朗普更善于翻云覆雨、轉換敘事,但是這次情況不同,戰爭在特朗普與支持者之間爆發。
恐怕連特朗普自己也想不通,為什么這些追隨者不再追隨他,非要對一起舊案窮追不舍?
刁大明分析,表面來看,案件疑點引發公眾尤其是陰謀論者的好奇心,比如愛潑斯坦死因、“客戶名單”是否存在等等。深層來看,反映了特朗普與MAGA派之間持續累積的分歧的爆發以及陰謀論反噬效應。
之前,特朗普的部分政策已引發MAGA派不滿,如打擊伊朗、推“大而美”法案削減福利等等。
經濟、外交等政策或許還能以“特朗普主義”“特朗普經濟學”搪塞,但對于愛潑斯坦案的處理觸及價值觀問題,很難平復MAGA派的憤怒情緒。
“反精英、反建制”是MAGA派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也是他們支持特朗普的核心邏輯。他們認為特朗普能打破權貴控制的“深層國家”。但特朗普不公布名單讓他們對其“代言人”的身份產生質疑?!斑@是由價值觀引發的對特朗普的信任危機?!?/p>
擁有百萬粉絲的極右翼活動人士、MAGA網紅波索比克直言:MAGA陣營將愛潑斯坦案視為所謂“深層政府”全面腐敗的縮影。
同時,這也是特朗普煽動陰謀論后“引火燒身”。
特朗普擅長渲染陰謀論并受益于此,去年競選時正是抓住支持者對陰謀論感興趣的心理,承諾公布愛潑斯坦案名單和真相,以迎合MAGA派。孰料,他所煽動的陰謀論會轉頭針對自己,甚至引向失控的局面。
“這是一場自作自受的政治災難。”有美國輿論指出,正是對陰謀論的狂熱,使得愛潑斯坦案成為特朗普自己一手制造的危機。
棘手難脫手
這場風暴的外溢影響正在引起關注。不過,美國輿論也承認,難以判斷對特朗普和共和黨的政治影響程度。
有意見認為,愛潑斯坦事件是特朗普執政半年來面臨的最大危機,MAGA的憤怒甚至會傷及明年共和黨的中期選舉。
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極右翼活動家勞拉·魯默警告,對愛潑斯坦案的處理方式可能會吞噬特朗普的總統任期。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白宮“師爺”班農擔心,愛潑斯坦案將使共和黨失去MAGA10%的支持,意味著2026年中期選舉將丟失40個席位。
也有觀點指出,事件不會損害特朗普的政治生涯。
“想想他是如何將四項刑事起訴轉化為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回歸吧。”有評論說。
刁大明的總體觀感是,這對特朗普是一件棘手之事,或許會一直困擾他。
走勢層面,由于話題性強、關注度高,事件不會自然結束。特朗普的回避、遮掩還會引發更多猜測,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套,讓MAGA派不再糾纏,對特朗普將是一個考驗。
政治層面,愛潑斯坦案對中期選舉影響可見,但未必能改變全局。
首先,雖然特朗普與MAGA派出現裂隙,但不等于雙方徹底分裂,畢竟雙方互為鏡像。
其次,目前距中期選舉尚有一段時間,受經濟形勢、選舉結構等因素影響,尚難預判結果。
刁大明強調,愛潑斯坦案超越了普通刑事案件的司法框架,因涉及大量政治因素,已成為可操縱的政治籌碼和黨爭工具。
特朗普曾反復炒作此案以攻擊民主黨。如今,民主黨也試圖利用這場爭議,獲取政治利益。
“愛潑斯坦案沒完沒了”,特朗普如此抱怨。這次是踩上最毒的蝎子尾巴,還是僅僅被蜂尾蟄痛一下,大概只有時間能夠回答。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深度 | 四樁刑事案件都沒扳倒他,卻“栽”在這起舊案上,特朗普能解套嗎?》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廖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