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一個“早逝的爸、失蹤的媽”的劇本。
沒有“金手指”、沒有“系統”的加持,再加上一個嗷嗷待哺的弟弟,你愿意當這個主角嗎?
而徐錦息,山東菏澤的一個普通女孩,她不僅接了這個爛到極點的“手牌”,還硬生生的打出了王炸。
560分的高考成績,盡管對于別人來講,可能就是個很一般的成績,可對這個女孩來講,所落的每一筆都令人破防。
徐錦息
六歲時的家破人亡
2007年,徐錦息出生在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的一個普通農戶家庭。
她的童年,本應是和許多孩子一樣,充滿歡聲笑語和簡單的幸福。
她回憶說,小時候家里雖不富裕,但她的生活中有著無盡的溫暖。
父親母親親手照料她和弟弟,爺爺奶奶也時常給她講故事,那個時候,一切似乎都那么安穩。
但命運的捉弄卻在她六歲那年悄然降臨。
那天放學后,她回到家,卻發現媽媽的身影消失得無影無蹤。
全家人迅速出門尋找,卻始終沒有任何音訊,母親就這樣在她年幼的心中消失了。
年僅六歲的徐錦息和弟弟剛剛四歲,兩個年幼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母親究竟去了哪里。
那一刻,徐錦息的世界突然陷入了無盡的黑暗,她和弟弟的心里充滿了恐懼和困惑,仿佛世界一下子失去了支撐。
徐錦息的重病父親
在母親失蹤后,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了父親身上。
為了照顧這兩個孩子,父親放棄了外出打工的機會,選擇留在家里務農。
收入微薄,生活清貧,父親努力地在家里勞作,一邊打理農田,一邊照顧著家中的一切。
父親不善言辭,但他默默付出的愛深深滋養了徐錦息的內心。
她記得,盡管生活非常艱苦,每月的收入幾乎勉強糊口。
但父親依然堅持要給姐弟倆最好的生活條件。
在周末空閑時,父親就會帶著她和弟弟一起讀書學習,提醒他們要堅持努力,只有知識才能改變未來。
雖然家庭條件不算優越,徐錦息卻從未感到缺少什么,因為她有父親的愛和關懷。
父親務農
每當父親勞累了一天回到家,總會親手為孩子們做飯。
豆芽炒肉、煮面條、素食小火鍋,這些簡單卻溫暖的家常菜,成了徐錦息童年時代最美好的記憶。
盡管食物簡單,生活艱辛,但她和弟弟常常因為這些小小的溫暖而感到滿足。
那個時候,徐錦息覺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困難似乎都能夠迎刃而解。
然而,命運的考驗還遠沒有結束,這個本該充滿希望的家庭,依舊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在徐錦息上初二時,父親突然被診斷為胃癌。
這個噩耗就像一記晴天霹靂,再一次擊碎了徐錦息對未來的所有期許。
徐錦息
父親長期忍受著身體的痛苦,卻一直強忍著不去醫院治療,選擇依賴偏方和止痛藥繼續工作。
父親的堅強和隱忍讓家里的人都感到無比心疼,但因為經濟拮據,父親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治療,只能勉強維持著艱難的生活。
即使如此,父親依舊沒有停止工作,他依然早出晚歸,一刻不敢停下,只希望能夠盡最大努力撐起這個家。
盡管父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但徐錦息和弟弟一直沒有察覺到其中的危機。
徐錦息回憶起那段日子,心情異常復雜。
她說:“父親一開始一直在忍著,從來不向我們抱怨過任何事情。
我知道他很累,但是他從來不讓我們看見他的脆弱”。
可是,隨著父親病情的惡化,父親的健康每況愈下,家里的氣氛變得越來越沉重。
父親去世的消息,猶如一場暴風驟雨,狠狠地打擊了徐錦息。
徐錦息姐弟
扛起家庭重任的徐錦息
盡管她的內心早有預感,但當真正面對父親離世的事實時,仍然感到無比的痛苦與震驚。
她的心情一度難以接受,一開始她沒有太多的悲傷和淚水,可能是因為她還沒有意識到失去父親意味著什么。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意識到,父親的離世帶來了多么深遠的影響。
父親曾是她一切依賴的支柱,而如今,這個支柱轟然倒塌,家里的一切都變得無比沉重。
從那一刻起,所有的責任都落在了徐錦息一人肩上。
她不僅要照顧年幼的弟弟,還必須承擔起照顧家中一切的重擔。
她努力在課余時間做些兼職,想要通過自己的微薄收入來緩解家里的經濟困境。
可以說,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和困難,徐錦息從未放棄。
家徒四壁的環境
即便是生活最困難的時候,徐錦息也不曾低頭,內心始終堅信著只要堅持,困難總會過去。
她的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讓自己和弟弟走出困境,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然而,最令她痛心的是,她記得父親去世后,弟弟曾一度沒有人照顧,只能靠著泡面度日,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在吃泡面。
每當想到這些,徐錦息的心里便充滿了愧疚與不安。
雖然學校和社會的幫助漸漸緩解了他們的困境,但她始終不愿放棄任何一個可以為弟弟和自己爭取未來的機會。
每一次看到弟弟依舊堅強地生活,她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為弟弟爭取一個更好的明天。
盡管家庭困苦,徐錦息從未放棄過學習。
徐錦息
在最困難的日子里,學習成了她唯一的寄托。
她從小喜歡文科,尤其是歷史,每當她讀到書中的歷史故事時,心靈就得到了片刻的安慰。
在家里最亮的地方,擺放著她最愛的書籍,《朝花夕拾》和《古文觀止》陪伴她度過了許多孤獨的夜晚。
高考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考試,它是她走出困境、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今年,徐錦息以560分的成績,超過了山東的一本線。
盡管這個成績在很多人眼里也許算不上“學霸”,但對于她來說,卻是堅韌和努力的結晶。
每一分成績背后都承載著她多年的奮斗,她沒有讓命運給她的“爛牌”打敗,反而憑借不屈的意志打出了一張“王炸”。
徐錦息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
榮譽證書
當她的故事被新黃河報道后,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這個堅強的女孩。
在7月18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為她頒發了特別獎,獎金1萬元。
這個獎項對于她來說,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勵。
她表示,自己會不負眾望,繼續努力學習,回報社會和家鄉。
信源:極目新聞 2025年7月18日關于“獨自照顧弟弟的18歲菏澤女孩獲頒阿里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她以驚人的韌性,在廢墟上重建自己的人生”的報道
信源截圖
結語
徐錦息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在人生的最低谷中,有人選擇低頭認命,而她選擇了昂首前行。
她用560分的高考成績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打破了命運的束縛,證明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創造奇跡。
她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給了無數人勇氣,告訴我們在面對生活的重壓時,只有堅持和努力,才能改變人生的軌跡。
徐錦息,你是那個在黑暗中依然向陽而生的勇者,未來的路,依然充滿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