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廣西壯族自治州平果市文聯主席梁穎武、藝術家鄭忠伉儷
車出平果市不過一小時許,便抵通天河,當地人亦喚作敢沫巖。
我亦曾游歷過幾次溶洞,但行至此地,卻只覺詞語枯竭無可言表。只敢屏息凝神,隨向導一步步謹慎探進,目光卻早已被奇景死死攫住,呆然陷于這奇幻大美與神秘的魔境之中。在造物主這無飾而雄奇的杰作面前,我竟不敢贊一詞,只感戰戰兢兢,連呼吸都輕緩如游絲般。
當日預報有暴雨,溶洞之內唯有導游攜我等三人。我們像四只小動物,在石崖絕壁與鐘乳巖穹頂之下俯身挪移,蜿蜒前行。石鐘乳垂著,石筍立著,石幔懸著,石龜靜伏,石蟒盤踞,石蓮盛放……千萬年水滴石穿鑿就的無聲傳奇,在導游手電筒微弱的光柱里一一顯現,彼此默然對視,橫亙萬年光陰,兀自成就了這靜默而恢弘的宇宙。
終于抵達了碼頭,踏上小船。水波漾漾,槳聲蕩開空寂,我們被黑暗溫柔地包裹著,行進于暗河之上,如入幽邃的時間隧道。船兒輕搖,似在地球深不可測的脈搏里緩緩游移。我們究竟為何物?此地又究竟是何方?一種不真實的虛幻如薄霧般浮泛心頭,仿佛瞬間掙脫了沉重軀殼的束縛,只余下靈魂輕盈飄浮于這廣袤的幽冥之中。
艙內無人言語,槳聲之外,唯剩水滴自穹頂墜落擊打水面的聲音,清亮又空靈,在無邊黑暗中發出悠長回響。那細微聲響,竟似時間本身在耳畔一聲聲從容滴落,如數著永恒之數,如訴著亙古之秘。我悄然閉目,耳中萬籟皆沉,唯有這滴答聲在體內回蕩,仿佛自己也化作了鐘乳石上一滴凝然欲墜的水珠,正緩緩融入那永恒無垠的生成里。
船行在黑暗的腹中,時間之河于此凝滯成石,幽玄如謎。當人立于洪荒之力的創造面前,言語頓顯輕薄如塵——此時沉默反而是靈魂所能獻上最深的頂禮,無聲是面對永恒最莊嚴的敬畏。
不知何時船已悄然靠岸。回首望去,黑暗已重新吞沒了來路。那些石龜、石蟒、石蓮…重又悄然隱沒于亙古如一的寂靜里。而我們這些過客,終將如露水般消失于時間河床,唯有這石壁內每一滴水的耐心與執著,在空寂里繼續詮釋著宇宙那深不可測的匠心。
或許億萬年之后,當另外的智慧生命探訪這被遺忘的地球遺跡,他們目光如炬,亦將穿過鐘乳石森林幽深的隧道,如同此刻我們在地球的血管里穿行——那時,人類這轉瞬即逝的文明,是否也如我們此刻船下無聲的暗流,只在宇宙的脈管中留下一點微弱的回響?
那幽深里回蕩的水滴聲早已凝成石刻入骨。當人窺見造物主在黑暗中以滴水穿石的耐心所塑造的奇跡,方知自身不過是永恒光陰里一滴微小的水珠,而沉默正是我們浮游于浩瀚時間之河時,唯一能獻上的清澈回音。
文/鄭忠,來源:新意象水墨)
藝術家簡介
鄭忠,1962年生于江蘇海安,1979-1985年為海軍南海艦隊潛水員,1988年畢業于南通大學美術學院,1999年畢業于中央美院版畫系研究生班,2000-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1997年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觀察》“美術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藝出版社出版吳冠中自傳《生命的風景》遴選鄭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為南通市檔案局審定為南通歷史上第144位歷史文化名人。
現為中國文化藝術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日本國際藝術研究院會員,香港畫院研究員、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畫派研究會分會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經濟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國藝軒書畫院副院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