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屆年輕人的錢越來越不好騙了。以前那些打著中產輕奢旗號的品牌,像某茶、某果園、某拉面之類的,大多都混得不太好。就連BBA這些傳統一線豪華品牌的汽車銷量,也不像以前那么堅挺了。
可與此同時,那些曾經被人瞧不上的臨期折扣店,還有瑞幸、華萊士、蜜雪冰城這些平價“猛將”,卻發展得越來越好,一路開進了大城市。前段時間,外賣百億補貼大戰又開始了,好多門店都被訂單擠爆了。果然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想占的便宜,以前嘲笑大媽,現在理解大媽,甚至自己也成了大媽。
這背后其實是年輕人消費邏輯的轉變。他們開始剔除品牌溢價,拒絕無效消費,甚至通過局部消費降級,來滿足自己的核心需求。說白了,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面子,很多人更看重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且你會發現,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體現在方方面面。
很重要的一點是,2020年之后,咱們可能會跟日本一樣,逐步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第四消費時代。和第三消費時代的紙醉金迷不同,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過去,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消費“祛魅”。
從奶茶、漢堡這類日常高頻消費,到汽車這種動不動就十幾萬、幾十萬的大件消費,這股“祛魅”之風刮得可猛了。本質上,這是在經濟壓力下的價值重構。當東西貴不一定就好的時候,年輕人就開始用理性消費來應對了,簡單說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
咱舉幾個衣食住行方面的例子,大家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了。先說“衣”,優衣庫這個品牌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它當年可是踩著日本經濟泡沫發展起來的,賣的很多都是基礎款。
在90年代,一件搖粒絨還賣1萬日元以上的時候,優衣庫就把價格降到了1900日元,還不到當時市場價的五分之一呢,一下子就讓搖粒絨成了爆款,推出當年就賣了200多萬件。大家都做搖粒絨,為啥優衣庫能賣這么便宜呢?
這主要和它的SPA模式有關。按照優衣庫的做法,就是掌控設計、生產、銷售的整個流程,盡量減少中間商賺差價。在設計端,它主打經典產品線,專注基礎款,減少設計上不必要的東西和試做成本。
在生產端通過集中訂單提高議價能力,還派駐技術工人優化生產工藝,讓優衣庫搖粒絨的品質有了很大提升。在當時大多數消費者看來,它并不比那些一兩萬日元的進口搖粒絨差多少,直接打破了大家覺得優衣庫便宜沒好貨的刻板印象。
再說說“食”,那就不得不提我們的老朋友蜜雪冰城了。之前我們也出過幾期講它的視頻,它現在有多火就不多說了。除了價格親民、渠道下沉、營銷接地氣之外,它還對供應鏈進行了垂直整合,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和物流體系,減少了中間環節。
而且它原料采購規模特別大,像2023年,蜜雪冰城的檸檬采購量就達到了11.5萬噸,這樣它在原料采購上就有很強的話語權,能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這些在各自領域發展得好的品牌,成功都有共同點。
“住”這個話題咱先放一放,最后說說“行”,這就離不開車了。過去很多人買車,主要看車標、看豪華感,哪怕同級別車型里它的配置和服務落后不少,只要車標夠響亮,還是有不少人愿意掏錢。
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家買車那可是方方面面都要仔細看,從設計外觀、內飾質感、底盤調教、座艙組合、輔助駕駛,到續航里程等等,恨不得拿個顯微鏡來研究。很多消費者不再愿意為了面子掏空錢包,畢竟現在掙錢存錢太難了。
比如說現在賣得很火的零跑汽車,今年上半年全系累計交付了221,664臺,連續4個月位居新勢力銷量榜前列。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用戶的消費降級,對應的其實是汽車產品的消費升級。
就拿零跑的銷量擔當C11來說,為啥能賣出25萬臺呢?有人覺得只是因為便宜,其實不是。經濟學家李稻葵和朱江明的對話,在某種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零跑目前成功的關鍵法寶就是兩個字——“價值”。汽車行業應該注重為消費者創造最大價值,怎么創造呢?
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配置,以及提供持續升級的服務,來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說得再直白點,就是你能不能超預期,能不能越級做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15到20萬的價格,能不能給用戶30到40萬的體驗,起碼讓用戶感覺是這樣。它的成功邏輯其實和優衣庫、蜜雪冰城類似,核心都是在供應鏈上做文章。
比如在研發生產方面,零跑從創立之初就堅持全域自研。到現在,零跑約65%成本的零部件都是自研自制的,這就意味著它有很大的成本節省空間。而且在這個基礎上,零跑還以接近成本的價格定價,更大程度地讓利給用戶。表面看是便宜了,但其實是基于全域自研、技術創新以及成本控制之下的越級競爭。
說到底,在新時代的消費戰場上,贏家都掌握著同一套方法。優衣庫用1900日元的搖粒絨征服了大眾衣柜,蜜雪冰城用4元的檸檬水打開市場,國產新能源的零跑們用越級的品質贏得用戶。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理性消費時代的開端。
當年日本進入第四消費時代的時候,無印良品和優衣庫踩中時代風口,逐步鞏固了市場地位,成了日本的國民品牌。現在中國消費回歸理性,消費者不再為偽高端買單,更不愿意為了面子犧牲錢包,蜜雪冰城和國產新能源品牌們也開始重演歷史。
這輪消費變革的本質,是年輕人用實際行動,給品牌稅“判了死刑”。當消費者把檸檬水拆解成水、檸檬和甜味劑的配料表,把汽車拆解成續航、算力、空間、輔助駕駛等參數表的時候,傳統中高端品牌精心搭建的營銷神壇正在崩塌。剝去那些浮華的外衣,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價值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