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謀劃,彰顯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對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生態根基具有重大意義。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與發達國家基本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后轉入強化碳排放控制階段不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面臨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兩大戰略任務,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著力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構建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任重道遠,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產業結構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依然明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狀況仍將持續。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更大的改革決心和更實的改革舉措,堅決破除影響高水平保護、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以高水平保護培育綠色生產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以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必須更加重視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執行力和剛性約束,進一步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著力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轉,讓美麗中國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以引領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環境治理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政治化趨勢明顯增強,我國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面臨新任務新挑戰。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增強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生態環境戰略、國際和外交戰略協同性,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持續提升我國在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引領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輔導讀本》)
來源:共產黨員網
初審:李佳月
復審:魏興瑤
終審:孟 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