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飯可以一日不吃,書不可以已一日不讀。”
讀書,是毛主席每天必做之事,尤其是讀歷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在刻苦研讀。
毛主席對于讀史給出總結,寫了一篇《賀新郎·讀史》,詞中寫到“三皇五帝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就是對讀史最好的心得體會。
毛主席是一名歷史學家,他有獨特的讀史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探索。
據毛主席秘書林克回憶,毛主席一生讀了《資治通鑒》17遍。毛主席說,每讀一遍,都受益匪淺,有新的收獲。
毛主席閱讀《資治通鑒》,不是簡單的讀,而是細讀、精讀。毛主席所讀的《資治通鑒》(清光緒刻本)中,對治國策略、戰爭策略等作了大量的批注。
除了《資治通鑒》,毛主席還非常喜歡《二十四史》,這可是史學集大成者,有3213卷,4000多萬字。
毛主席在讀《二十四史》過程中,同樣做到細讀、精讀,做好批注。據統計毛主席在二十四中的批注就有4000多處,其中《晉書》有108處,其次《明史》有90多處。
除了正史,毛主席也非常喜歡讀地方志、兵書著作和野史。據不完全統計,毛主席在讀《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軍事著作中,作了60多處戰術筆記,對歷史上的經典戰役作了23處戰術分析筆記。
對地方志閱讀就更多了。革命期間,每到一處,都要翻閱地方志,尤其是江西、湖南、陜西等地方志,毛主席閱讀超過1000多種地方志,分析當地人文環境,得出治軍、安民之策。
毛主席還特別喜歡閱讀古代名著,比如四大名著中,反復閱讀。他曾說:“早年,我就學《三國演義》來打仗。”
毛主席閱讀史書和各種著作,不僅僅是讀,還要用。
具體怎么用呢?在《毛澤東選集》中,引用《史記》中重要論述和觀點有51次,引用《資治通鑒》有31次,引用《漢書》《三國志》合計有67次。所以,毛主席讀史,還要經過論證,在寫作中引用和論證。
除了這些,還要具體在實踐活動中論證史書的方法論,從歷史中探索社會發展規律,尋找國家發展之方。
毛主席是一個歷史學家,一個歷史大家,留給我們很多讀歷史、讀書的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毛主席讀歷史,不只是讀某一部著作,而是廣泛的閱讀。比如歷史巨著《二十四史》系列,《資治通鑒》,小說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同時還要結合地方志、野史系列閱讀,從浩如煙海的史書資料中探尋歷史真相和歷史發展規律。
據統計,毛主席書房有藏書90000余冊,這可是一個圖書館,尼克松訪華時稱:“這哪是書,這是中華5000年文明史。”
閱讀廣泛不代表走馬觀花似的讀史,同樣要對重要的著作進行精讀。毛主席在讀史中,特別喜歡《資治通鑒》,對史書記載的各種得失,要辯證看待,通過歷史記載深挖歷史真相,辯證總結經驗,這樣一來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獲和感受。在《二十四史》中,對《史記》《漢書》《晉書》《明史》等也格外重視,比如對《明史》中的朱元璋、李自成等人物重點研讀。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讀懂一本書,就要反復讀。毛主席在讀史中,也是反復閱讀。《資治通鑒》就讀17遍,試問有哪個能做到?就算歷史學家,也未必能做到。所以毛主席給我們一個讀歷史、讀書的方法,那就是反復讀,每讀一次就要思考一遍,就會有不同的收獲。閱讀過程也要批注好,把感受到的、學習到的、體悟到的記錄下來。
毛主席讀歷史中,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辯證的讀。這種辯證的讀,是辯證去看待歷史記載,而不是歷史書怎么記載、怎么論述總結、怎么評價,就一味怎么認為,而是要在讀歷史的時候學會辯證看待和分析,學會根據歷史事件進行思考,客觀評價歷史人物事件。
讀歷史,不是簡單的讀,也不是讀了能說會道,更重要的是讀了會用,用到實際工作中指導實踐。毛主席讀歷史,從歷史得失中得出方法論,指導實際。比如讀《元史》,分析其統一中國的戰略方針,把大迂回戰術發展成殲滅戰、迂回穿插戰術,在解放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毛主席讀歷史,也學會做出對比,知道歷史失敗或者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比如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毛主席來到大渡河,他從地方人民、史書記載中,找到石達開兵敗大渡河的原因,在與自己對比,從而與地方彝族搞好關系,找到突破口,渡過大渡河。
毛主席是歷史大家,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的代言人。從毛主席讀歷史的中,我們學到很多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讀歷史,就要像毛主席那樣,廣泛的閱讀,擴展知識視野;精細閱讀,挖掘史中的方法論;反復閱讀,總結出歷史得失經驗;在結合實際,對比閱讀,得出正確的方法論,指導社會實踐,這才是讀史的正確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