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神話中有個矮人部族,他們生活在深山或地下的礦洞里,以善于冶煉和打造器物而聞名。丹麥手抄本《詩體埃達》記載,主神奧丁殺死巨人尤彌爾后,尤彌爾腐壞的尸身誕生了兩種精靈,一種是光明精靈,另一種是黑暗精靈。黑暗精靈,就是矮人。那么,在中國神話中,有沒有矮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山海經》中記載了四個矮人族,其一在《海外南經》:“周饒國在其東,其為人短小,冠帶。一曰焦僥國在三首東。”晉代學者郭璞注疏說:“其人長三尺,穴居,能為機巧,有五谷也。”這個“能為機巧”的考語,倒和北歐神話中善于制作器物的矮人有幾分類似。其二在《大荒東經》:“有小人國,名靖人。”郭璞引《詩含神霧》注疏說:“東北極有人長九寸。”同樣的記載還出現在《列子》中,“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兩者的記載除了名目略異,恐怕指的是同一個矮人族。其三在《大荒南經》:“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幾姓,嘉谷是食。”《法苑珠林》卷八說:“焦僥國人長尺六寸,迎風則偃,背風則伏,眉目俱足,但野宿。”對焦僥國人的身高給了明確說明。《大荒南經》中還有另外一個矮人族的記錄:“有小人,名曰菌人。”神話研究專家袁珂先生認為,周饒、焦僥音近,是侏儒的聲轉,指的都是身材短小的人。
《大荒南經》中記錄的“焦僥之國”
小人國
《太平御覽》中收錄了一則源自《博物志》的故事,但這個故事不見于今本《博物志》,可能是《博物志》的佚文。齊桓公打獵時,捕獲了一只鳴鵠(大雁),宰殺后在鳥兒的嗉子里發現了一個小人兒,這個小人兒身穿白色的袍子,帶著劍,指著鳥大罵。《神異經·西荒經》中記載了另一個故事,說西海之外有個鵠國,這里男女身高七寸,為人自然有禮,壽命達三百歲。行動快捷如飛,能日行千里,百物不敢侵犯,但最害怕海鵠。海鵠一見這些小矮人,就吞下去,也能壽長三百歲。被吞入腹中的小矮人不會死,隨著海鵠飛到千里之外。《神異經》所載,似乎是《博物志》故事的補充版,解釋了鳴鵠嗉子里的小人來由,無怪乎小人兒會大罵那只鳥。《神異經》被認為是漢代人東方朔的作品,《博物志》則成書于晉,晚于前者。顯然兩書所載,有相同的溯源。
此外,《漢武故事》《洞冥記》《括地志》等典籍中都有關于矮人的記錄,只可惜都是一鱗半爪。矮人故事最完整和豐富的,是成書于明代隆慶、萬歷間的長篇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其中有個人物叫土行孫,他的師父叫懼留孫,是闡教十二上仙之一。申公豹第一次在夾龍山崖下遇見土行孫時,將他當成了小童子,蓋因他身高不足四尺,面如土色。申公豹問他跟懼留孫學藝多久了,土行孫答:“學藝百載。”書中沒交代土行孫幾歲時上山,但從這個回答也可以判斷,這時候的土行孫起碼是一百多歲的人了,比師叔姜太公的年齡都大。
申公豹說土行孫不能成仙了道,但是可以修個人間富貴,勸他下山去商軍元帥鄧九公帳下效力。土行孫很聽勸,偷了師父的捆仙繩,投奔了商軍,給姜太公為首的周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書中有一場他和哪吒對決的描述:
哪吒登風火輪,使開槍,展不開手。土行孫矮,只是前后跳,把哪吒殺出一身汗來。土行孫戰了一回,跳出圈子,大叫曰:“哪吒!你長我矮,你不好發手,我不好用功。你下輪來,見個輸贏。”哪吒想一想:“這矮匹夫自來取死。”哪吒從其言,忙下輪來,把槍來挑。土行孫身子矮小,鉆將過去,把哪吒腿上打了一棍。哪吒急待轉身,土行孫又往后面,又把哪吒胯子上又打兩棍。哪吒急了,才要用乾坤圈打他,不防土行孫祭起捆仙繩,一聲響,把哪吒平空拿了去,望轅門下一擲,把哪吒縛定。
土行孫雖然人矮小,但是智商在線,而且很有先下手意識。如果哪吒一直在空中,他是占不了便宜的。哪吒的戰斗力之所以強,與他擅長遠程攻擊有極大關系,乾坤圈、金磚都屬于遠程打擊性武器。土行孫把他騙到地上,打了他三棍,也不多糾纏,直接祭出捆仙繩將他活捉了,沒給哪吒使乾坤圈的機會。之后,又用捆仙繩捉了黃天化。連捉周軍兩員大將,姜太公悶悶不樂,商軍這邊卻是慶功宴開到二更,土行孫對鄧九公吹大牛道:“元帥若早用末將,子牙已擒,武王早縛,成功多時矣。”
為了對付土行孫,楊戩找到了懼留孫,使之歸降周軍。土行孫善于地行術,在下地行動極為迅捷,屢建奇功。書中沒交代他的地行術是否為師父懼留孫所傳,最離奇的是其師一次都未曾用過這門法術,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種假設,懼留孫并不會地行術,這是土行孫自帶的技能。
《封神演義》一書中有些人物身份很清楚,父母兄弟都寫得明明白白,上山學藝的過程、下山的緣由也都交代了,有清晰的人生軌跡,比如哪吒、黃天化。有的則一片空白,誰家的孩子,早年的經歷,籍貫家世全都沒有,土行孫顯然屬于后者。就連土行孫這個名字,也十分可疑,倒像是因為他擅長地行術而起的一個諢號。盡管鄧九公曾稱他為“土將軍”,但未必他就姓土,他身形矮小,動作伶俐,像個猴子,照菩提老祖給形似猢猻的孫悟空取姓為孫,說不定“孫”才是他的姓,稱他為孫土行更合適。
明代誕生了很多長篇神話小說,然而矮人的故事卻止于《封神演義》,再無蹤跡。托爾金的奇幻史詩作品《指環王》中塑造了一個勇敢又詼諧的矮人形象——金霹(Gimli),是矮人族最后的存在,說不定是土行孫的外國親戚。
原標題:《白羽:《山海經》中的矮人及其他》
欄目編輯:郭影 文字編輯:史佳林
約稿編輯:吳南瑤
來源:作者:白 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