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75歲、具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出現了頭暈、胸悶、上腹部不舒服,反酸等癥狀,來到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在得知心電圖未見異常后,患者癥狀稍有緩解,決定先行回家。然而,稍后的抽血結果卻顯示患者存在急性心梗的可能,與此同時,接診醫生始終無法打通患者電話。最終,醫院在民警協助下成功聯系上患者,并通知她迅速就醫。
患者接受手術治療。
在意識到無法聯系上患者時,接診醫生立即將情況匯報醫院,醫院迅速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通過行政總值班、醫務部、信息科、保衛科以及梅花村派出所西元崗社區民警通力合作,沒過多久,憑借民警提供的聯系方式,醫院成功聯系上了患者。“我當時正準備吃晚飯,突然接到尹醫生電話,說抽血結果出來了,心肌酶比較高,讓我趕緊去急診。”患者說。
19:46分,患者在女兒陪同下來到廣藥大附一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已提前準備就緒。19:50,醫生復查心電圖懷疑下壁心梗;19:55,胸痛中心值班醫師會診,心血管一科李博維醫生查看病人,考慮診斷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明確,有急診冠脈造影術指征;20:13,醫護人員將伍阿姨送達導管室行介入手術。20:30行球囊擴張術,20:34于右冠狀動脈植入支架一枚。術后患者胸悶緩解。
右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右冠近段血栓,次全閉塞。行支架植入術后,血流明顯改善。
目前,患者已經轉入普通病房,狀態不錯。“醫生讓我要定期復查,這次手術放了一條支架,一個月后還要復查看看,再放另一條。”
胸痛科普: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閉塞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壞死,使心臟功能受損的一種可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癥。急性心肌梗死從發病到開通梗死血管時間越短越好,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因此,早期識別、及早救治至關重要。當身體突發持續胸痛或胸部壓迫感,伴有大汗、暈厥或呼吸困難等相關癥狀時,應懷疑有心肌梗死的可能。
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見癥狀,一般比較劇烈,持續時間多在20分鐘以上,位置常在心前區、胸骨后等,多為悶痛、鈍痛或壓榨性疼痛。有的胸痛持續數分鐘,但反復發作,也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常無明顯緩解。有的還會出現左肩痛、背痛或是牙痛等,有的還會表現出消化道癥狀,比如惡心嘔吐或上腹疼痛等。有些老年人癥狀不典型,可表現為腹脹、食欲下降等,有的表現為胸部不適感等,嚴重情況下也會出現休克表現,例如血壓下降、臉色蒼白及皮膚濕冷等。
當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胸痛時,一定要沉著冷靜科學救治,爭取寶貴的黃金救治時間。
一是正確自救:絕對休息及避免情緒激動,如有急救藥,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每次含服一片,含化后仍有癥狀可再次含服2次。
二是及時就診:如果胸痛不劇烈、一般情況尚可,可前往就近醫院急診就診,如出現劇烈胸痛或生命體征不穩定,一定要及時撥打“120”,等待專業救治,不要冒險自行去醫院。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李文芳|吳蔣琳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