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2025上海綠色建筑國際論壇·臨港分論壇在滴水湖畔舉辦。本次論壇以“綠建出海·臨港啟航”為主題,在系統性總結區域綠色發展成果的同時,結合臨港新片區作為“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戰略定位,聚焦政策背景、制度標準、專業服務等關鍵議題,通過專家分享與企業交流,助力國內建筑企業把握出海機遇,提升國際化競爭力。
“綠色發展正在成為基建業務增長的新引擎。”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辛修明表示,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目標,綠色基建正帶來新的發展熱潮。作為“碳排放大戶”,建筑工程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全球化市場布局將迎來機遇,“建筑業實現80%以上的減碳,可再釋放1.8萬億美元的市場機會。若采用可持續方法和技術,僅中東每年就可以迎來2萬億美元的建筑熱潮,創造430萬個新就業崗位。”
為賦能建筑行業“走出去”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上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共同成立臨港新片區“走出去”工程建設聯盟。未來,聯盟將發揮獨特的平臺優勢,對接重點項目,形成產業鏈協同,具體解決企業出海實際問題。
據悉,臨港新片區成立至今,始終致力于構建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已累計落實綠色建筑3500萬平方米,其中綠建二星級及以上占比高達98%;超低能耗建筑總面積570萬平方米,其中近零能耗建筑1個、零能耗建筑1個、零碳建筑1個,還打造了包含綠色生態先行示范區、頂科社區和滴水湖金融灣在內的3個三星級綠色生態城區。
作為對臨港四年多來綠色建設成就的系統總結,論壇上發布了《臨港新片區綠色建筑地圖》,并規劃了3條綠色City-Walk路線,每條綠色城市漫步路線都標注了推薦騎行時長和公交接駁點,鼓勵市民游客采用低碳出行方式,在探索中感受臨港“綠在建筑里,碳減生活中”的發展理念。
其中,“科創秀場線: ‘綠色奧斯卡’頒獎之旅”將串聯全國最大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臨港中心以及采用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優化設計的莫比烏斯科學公園。
上海天文館
“環游天際線: 榮耀之環·零碳未來”路線包含滴水云廳、天文館、榮耀之環等地標性建筑,邀請市民游客登上“漂浮”的榮耀之環,縱覽滴水湖360度全景,領略先進隔熱結構與光伏幕墻在滴水湖金融灣核心區構建的零碳示范帶。
記者了解到,作為備受關注的“榮耀之環”建筑主體,滴水湖金融灣項目的土建工程目前已基本結束,內部裝修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正式對外開放。
滴水湖金融灣“榮耀之環”
原標題:《滴水湖“榮耀之環”將于2026年上半年開放,市民可登頂縱覽臨港全景》
欄目主編:茅冠雋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沈思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