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最近,有個事兒在網上吵得挺熱鬧。
還一度登上過熱搜。
對,就是有個孩子高考575分,卻被父母趕出家門的這件事兒。
乍一看這個新聞時,我感覺有點匪夷所思,至于么?不至于吧?
后來了解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后,才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
這個事兒的主角,咱們就叫他小凱吧。
小凱曾經是一名學習非常好的學生。
初三時以年級前五十的名次考入長沙市的頂尖高中長郡中學。
據說這個中學的高考成績非常亮眼,年均清北錄取60-90人,985率超過85%那種。
小凱自然也被寄予厚望。
父母為了孩子也沒少付出。
一直在長沙和老家之間來回跑,還在校外租房陪讀。
錢和精力都沒少花。
小凱這孩子一開始也挺爭氣。
在高手云集的學校能考到年級前100名。
事情本來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轉折發生在高一下半年,這一年,小凱強烈要求買手機,理由是,同學們都有了,有手機方便聯系,而且他再三保證,買手機只是為了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絕不會沉迷。
但手機一拿到手,事情就完全變了樣兒。
他不僅晚上熬夜玩手機,而且學校開大會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早自習基本都在廁所,晚自習想溜就溜。
白天上課時,整個人也是無精打采。
這樣的狀態持續一段時間以后,成績直線下滑。
從年級前100名快速降到600名。
小凱的父母通過各種手段想把他拉回來。
一開始是好言相勸,后來又簽“保證書”。
但這些辦法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小凱表面答應,但是還是偷偷玩。
父親一氣之下砸了小凱的手機。
結果小凱憤怒地砸壞了家里很多東西,剪掉家里的空調線,唯獨留了自己房間的,甚至寫下遺書威脅要自殺。
在這種爭執、對抗中,高考該來還是來了。
小凱的高考成績是575分。
這個分數不算很低,超出一本線60多分,但在長沙這所著名高中里屬于墊底的成績。
高考結束后,小凱依然沒日沒夜地玩手機。
父母實在看不慣,給小凱提出三條出路。
1、
在家可以,但要早
7
點起、晚
11
點睡,晚上收手機,早上還給他;
2、讓他去縣城找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
3、自己去長沙謀生,父母給他提供路費。
小凱選擇了第二個方案,但是打3天工后,又放棄。
父母一氣之下,換了密碼鎖,切斷電源,將小凱掃地出門。
小凱求助媒體,媒體幫助協調的時候,小凱見到父母很憤怒,據說當著很多人面,語氣惡劣地說他媽媽“放屁”。
這個事情上了熱搜以后,網友們的態度很明顯地分成兩派。
有人覺得小凱父母太無情,也有人覺得小凱太過分。
父母和小凱
究竟誰對誰錯?
關于小凱這個事兒,站父母的和站小凱的都有。
站在父母這邊的人覺得:
父母為小凱付出了很多,又是出錢又是出力。
如果小凱資質普通也就算了,但問題是,他本來是有天賦的孩子,但是卻偏偏自甘墮落,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優勢。
還有一些網友說,小凱這樣的孩子明顯就是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不僅暴力砸家,而且還想要聯合媒體,道德綁架父母。
想讓父母在輿論的壓力下,滿足自己的私欲,徹底躺平,在家玩游戲。
現在的父母就是太可憐、太卑微了。
孩子打不得、罵不得。
稍微管一點就是控制欲太強。
不管就是不負責,怎么做都是父母的錯。
小凱父母這么做,就是替所有父母出了口惡氣。
反正已經
18
歲了,父母該盡的責任都已經盡到了。
就讓他自力更生,自己對自己負責吧。
而站在小凱一方的人認為:
小凱父母太唯成績、唯分數論。
575
分雖然在長郡中學是墊底的成績。
但也是很多孩子努力了很久也未必能達到的分數。
如果因為孩子考而這個分數就把他掃地出門,也是有點絕情。
從視頻里也可能看出來,父母說話的方式也很官腔。
言語里透著權威和不容置疑。
小凱雖然看起來很優秀,但是高中以前的成績,很可能是在父母的規訓和壓迫下,雞出來的成績。
上高中以后,壓力太大,怕自己成績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所以最后采取了消極抵抗和擺爛的方式。
總之,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誰都很難說服誰。
對于這件事,我的看法是......
這件事在網上被爆出來以后。
公司的小伙伴問我的看法。
我說我的看法就是沒有看法。
清官難斷家務事。
目前,網上曝光的很多事情都太碎片化了。
我們不太了解這一家的家庭背景和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
也不了解這一家子的脾氣秉性和其中的很多細節。
所以我一個外人,很難給出一個結論,說這件事就是小凱的錯或者他父母的錯。
如果非要說的話,我想說兩個非常個人的感受。
1、這件事情背后,
最大的可能是親子關系出了問題
從網上曝光的這些碎片來看。
感覺這一家一直處在一個沖突、對抗的狀態中。
而且小凱的轉變也很突然,從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到自甘墮落的少年。
這背后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手機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親子關系走到這個地步,可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父母和孩子是否有真正地坐下來,心情平氣和、推心置腹地聊過?
其實青春期,是男孩容易出問題的階段。
因為荷爾蒙的作用,他們的情緒腦特別發達,理智腦卻不怎么成熟。
所以,他們很容易炸毛、不服管、動不動就和別人對著干。
而且他們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青春期男孩的叛逆,往往不是針對父母,而是對抗那個逐漸失控的自己。
作為一個家有青春期男孩的老母親,我對此深有感觸。
和青春期男孩相處,有時候需要父母做那個能軟下來、打開他們心扉的人。
不能和他硬剛,不然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兩敗俱傷。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么?青春期這場戰爭,孩子贏了是喜劇,父母贏了是悲劇。
所以,小凱和父母之間其實需要一次“破冰”,把關系拉回到能正常溝通的軌道上來。
我看網上的最新消息是,一家三口已經去接受心理咨詢了。
這可能是他們緩和關系的突破口。
2、現在的網絡環境,
著實不太利于親子關系
前幾天,我看一個爸爸發視頻說。
他手機沒電,就拿女兒的手機查點東西。
結果他發現,女兒的短視頻平臺看到的東西和他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在女兒的手機里,刷到的視頻都是類似于
“孝文化正在毒害現在的孩子”“原生家庭的貧窮是孩子一輩子的潮濕”“孩子的問題根源都在父母”
這些視頻,大致都是順著孩子的意思說一些對父母不友好的言論。
大概就是想告訴孩子,你的不開心、不快樂、甚至人生不成功,主要原因就是父母不夠強大,不夠包容。
而這么大的孩子其實還不太會辯證地看待一些問題,就很容易被帶歪。
現在很多孩子想當然地認為,父母生了TA就該無限度包容TA,生了TA就要養他一輩子,永遠為他兜底,否則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前一段兒,不是還有孩子高考結束后,因為父母不能為自己買手機,就在網上聲討父母么?
所以,這位爸爸說,他感覺現在的網絡,正在“挑撥“父母和孩子的關系。
也不是沒有道理。
就像小凱的事件中,他想通過網絡來“綁架”父母,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類似的視頻看多了。
看來,我們還是要多關注點孩子平時看的內容。
花點時間和孩子多交流。
另外,也希望網上這些偏激的言論能少一點。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當父母的確不易。
好在,還有你們這幫姐妹,一起同行。
咱們手拉手,一起加油打氣,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先別走,文章最后還有一條直播預告
啾啾媽說:
姐妹們!本周五(7月25日)中午12點到下午16點,我會給大家帶來很多媽媽等待已久的新東方比鄰外教課,大家先點好預約。
啾啾和呦呦一直跟著新東方比鄰外教學口語,上個月啾啾通過了PET,口語拿了卓越,和一直在上新東方的外教課有很大的關系。
我給兩個孩子選外教課,一看機構和師資,二看內容和模式,三看性價比。
新東方比鄰對外教要求必須是英語母語國家、且是有專業證書支撐的老師,比如TESOL證書、CELTA證書、美國紐約教師資格證等等;
新東方比鄰的外教課用的是原版教材ReachHigher,這跟英語教材改版后,學英語要走原版化路線是一致的;
采取1v1或1v2小班教學,課后還有針對性輔導反饋,且新東方比鄰外教課,是能夠保證機構安全和外教資質的前提下性價比最高的,屬于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接受的價格,真的非常值得嘗試。
本周五(7月25日)中午12點,我還會把新東方比鄰的CEO喬蕾老師邀請到直播間,給大家分享暑期英語彎道超車的方法,并且帶來超級稀缺的暑期外教課名額。
姐妹們一定要先點好預約,暑假是外教課報名高峰期,這也是暑假班最后一波報名機會了!
另外,小助理還幫姐妹們整合了KET/PET相關備考資料,以及英語啟蒙類的紀錄片資源,大家掃描下方二維碼就能進群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