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簡介】親人突遭刑案,家屬心急如焚,然而“病急亂投醫”竟可能雪上加霜?為何最該被保護的他們,卻成了騙子眼中的“肥羊”?陳曉峰律師結合親身辦案經歷,痛心揭露長葛乃至全國刑案家屬最易掉入的五大騙局,句句肺腑!該如何擦亮眼睛,保護家人血汗錢?答案就在文中!
【文章正文】
一、 突如其來的變故,往往伴隨著陷阱
就在不久前,我遇到了一起發生在長葛的案件。一位老實巴交的父親,兒子因為一時沖動涉嫌犯罪被羈押。父親如同天塌下來,心急如焚,到處找人“疏通關系”。就在這時,一個自稱“上面有人”的“能人”出現了,拍著胸脯保證能把人“撈出來”,開口就要幾十萬“打點費”。老人家救子心切,幾乎是掏空了家底湊錢。結果呢?錢花了,事情毫無進展,再聯系時,那個“能人”早已銷聲匿跡。看著老人絕望的眼神和幾乎被騙光的積蓄,那份沉痛,難以言表。這絕非個例,刑案家屬,特別是初次經歷打擊、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家屬,恰恰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群體。那份希望親人早日出來的急切心情,成了騙子們精準拿捏的軟肋。
二、 騙局之一:“撈人”誘餌,天價打點費
家屬最容易陷入的第一個騙局,就是所謂的“花錢撈人”。騙子利用家屬不了解司法程序、急于求成的心態,編織一個看似手眼通天的謊言網絡。他們會聲稱認識公檢法的“關鍵領導”,有內部關系,可以違規操作,比如“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降格處理”、“做無罪撤案”等等。為了增加可信度,甚至偽造身份、出示虛假的“文件”或“照片”。他們的核心就是索要大額“打點費”、“好處費”,動輒幾萬、幾十萬,并且要求現金支付或者轉入私人賬戶。這些錢,一旦付出,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真正的法律程序有著嚴格的監督機制,所謂的“暗箱操作”早已被極度壓縮,成本之高、風險之大,根本不是基層騙子有能力觸及的領域,何況他們只為騙錢!
三、 騙局之二:“認識領導”,關系運作騙局
這個陷阱與“撈人”騙局類似,但更具迷惑性。騙子可能會稍微“專業”一點,暗示自己有途徑接觸到辦理案件的關鍵人物(領導、承辦人等),可以進行“關系運作”。他們會故作神秘,要求家屬提供詳細案情甚至所謂的“活動經費”,并承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家屬會被帶到某個看似莊嚴的辦公樓附近,或者在電話里聽到對方貌似在和“領導”溝通的只言片語(通常是雙簧表演),從而加深信任。這種騙局的危害在于,它不僅騙錢,還會誘導家屬放棄尋求正式、合法的法律救濟途徑,比如委托專業的辯護律師。時間就在這種無效的“運作”中被白白耽誤,可能錯過刑事拘留后37天的黃金救援期,也可能錯過案件關鍵階段的辯護良機。
四、 騙局之三:“內部消息”,販賣焦慮詐騙
當案件進入偵查、審查起訴甚至審判階段,騙子會變換手法。他們可能通過非法手段了解到案件一些非常初步或片面的信息(比如僅僅知道罪名、大致刑期范圍),然后主動聯系家屬,裝作神秘地“透露”所謂“內部壞消息”,比如“準備重判”、“形勢非常不利”。這些信息往往被刻意夸大,目的就是制造恐慌,讓家屬在極度焦慮中失去判斷力。然后,他們話鋒一轉,拋出“解決之道”——需要花錢“打點”才能扭轉局面,或者他們有“特殊渠道”能夠修改證據、影響辦案人員。家屬在這種恐懼心理驅使下,很容易再次上當受騙。真正的案件進展和內部討論情況,辦案人員嚴格遵守紀律,根本不可能對外泄露細節,更遑論這些來路不明的騙子。
五、 騙局之四:“假律師、黑律師”,渾水摸魚
法律服務市場魚龍混雜,一些沒有律師執業證的法律從業者(俗稱“黑律師”)或者干脆就是冒充律師的騙子,也會盯上刑案家屬。他們往往收費比正規律所低,甚至打出“包打贏”、“包判緩刑”等違法的、不可能實現的承諾。這類人通常不具備系統的法律知識,更缺乏對刑事案件復雜程序的深刻理解,也沒有律師的調查取證權、會見權等核心權利。他們辦案的方式可能就是簡單的“傳話”或者重復家屬已有的工作,更有甚者,收了費就跑路或者根本聯系不上。最后,案件的結果可能一塌糊涂,家屬不僅損失了律師費,更嚴重的是耽誤了有效辯護的機會。辨別真假律師很簡單,只需查看其律師執業證(可登錄當地司法廳/局官網查詢真偽)并要求在正規的委托代理合同上簽字蓋章。
六、 擦亮眼睛,守好錢袋,選對路徑
面對至親遭遇不幸,心急如焚是天性,但切記保持冷靜與清醒。首先要認識到,刑事訴訟有著一套嚴格的法定程序,非個人意志能輕易改變。其次,天上不會掉餡餅,拍胸脯保證結果、索要大額現金“打點”費用的,99.99%都是騙子!保護好家庭財產是第一道防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專業的事必須交給專業的人。尋求當地信譽良好的正規律師事務所的幫助,選擇經驗豐富的專業刑事辯護律師。律師的價值在于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分析案情、預測風險、制定策略,在法律的框架內,窮盡一切合法手段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選擇信任誰,決定了你為親人爭取正義的路徑是否正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