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來自于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章標注了文獻來源和截圖,請悉知。
圖源網絡
導彈的命脈曾被美國牢牢的捏在手里,因為只要GPS信號中斷,那再先進的導彈也會瞬間變成廢鐵。
好在我國早早的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北斗系統,從而徹底扭轉了這一尷尬局面。
那我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另外一個能夠幸免的國家又是誰呢?
圖源網絡
一根隨時能被抽走的生命線
一枚導彈的孤獨旅程,從發射到命中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一根從太空垂下的、看不見的線,這根線就是現代戰爭的命脈,絕大多數的時候也被人們叫做GPS。
上世紀美國早早的就展開了布局,而它的初衷也非常的簡單:讓自家軍隊在全球任何角落都能看清路、打得準。
比如海灣戰爭中,美軍就是靠著它把伊拉克的百萬雄師打得暈頭轉向,如同開啟了上帝視角一般。
圖源網絡
而截止到今天,美國那二十多顆GPS衛星就像不知疲倦的哨兵,日夜不息地在地球上空播報時間和位置。
民用版的GPS能讓你在陌生城市找到一家咖啡館,軍用版則能把一枚炸彈精準地送進一棟大樓的特定窗戶。
可怕的也正是這一點,軍民兩套標準意味著開關掌握在美國人手里,一旦它決定關掉服務,哪怕只是掐斷軍用高精度信號,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巡航導彈、無人機、先進戰機和軍艦都會瞬間變成昂貴的廢鐵。
圖源網絡
這種“一鍵鎖喉”的霸權,讓所謂的盟友們如芒在背,武器裝備再先進,命門也攥在別人手里。
當然美國也不會輕易的“拔網線”,畢竟這會嚴重透支它的全球信用,但它還有更陰險的招數“調水壓”。
它可以不關停而是悄悄注入虛假信號,讓你的導彈滿懷信心奔向一片大海,或者干脆飛回自己陣地,這招在伊拉克就已經玩過了,效果非常的出眾!
圖源網絡
但美國不會關停也并不代表人們不會單行,這套系統本身也脆弱,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或是一次成功的反衛星攻擊,都可能讓它集體失明。
那面對這種不穩定因素,自然就會有國家站起來第一個做出改變,而俄羅斯就是第一個掀桌子的國家。
彼時冷戰的鐵幕還沒落下,蘇聯就清醒地意識到導航這種東西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運而生。
圖源網絡
雖然蘇聯之后的轟然倒塌讓格洛納斯也一度淪為太空垃圾,衛星一顆顆相繼失聯、地面站逐漸銹跡斑斑,但刻在骨子里的危機感硬是讓俄羅斯在新世紀咬著牙把這盤棋救了回來。
普京親自拍板把國家資金源源不斷地砸進去,最終到2011年的時候格洛納斯終于重返巔峰并實現了全球覆蓋。
這意味著俄羅斯的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等戰略性裝備,直接就有了不看美國臉色的底氣。
圖源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格洛納斯的設計很“毛味”,信號粗獷但卻抗干擾能力極強,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地區也都非常穩定,這一點甚至比GPS都要強上不少!
再加上“克拉蘇哈”這種地面電子戰“大殺器”,俄羅斯不僅能保證自己看得清,還能有效把對手變成睜眼瞎。
可以說在生存問題上,俄羅斯一向從來不含糊,至于另一個成功突圍的,便是擁有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我國了!
北斗
屬于我國的北斗
雖然我國曾對GPS敞開過懷抱,從民用到軍用的依賴程度都極深,但先后發生的兩件事還是徹底叫醒了我們。
一個便是是海灣戰爭,美國GPS的威力讓人看得心驚肉跳,至于第二個便是歐洲搞的“伽利略”導航系統了,
當時中國滿懷誠意的想要入伙,可結果卻被客氣地請出了門外,甚至就連核心技術合作的大門被焊得死死的。
各國導航系統
被人“卡脖子”的滋味太不好受了!那與其寄人籬下還不如自己當家做主,就這樣中國啟動了自己的全球導航計劃——北斗。
從只能覆蓋亞太地區的“北斗一號”到穩扎穩打的“北斗二號”,之后再到2020年全面覆蓋全球的“北斗三號”,我國幾乎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別人半個世紀的路。
三十顆衛星組成的龐大網絡,軍用精度直逼厘米級,安全與GPS平起平坐。
北斗
東風-17的“水漂彈道”、鷹擊-21的反艦神話、殲-20的隱秘突防,背后都有著北斗提供的精確坐標,更關鍵的是北斗還有GPS沒有的獨門絕技——短報文通信。
這意味著即便在通信被完全干擾的極端戰場,終端之間依然能發送短消息,這在實戰中是能救命的。
如今北斗不光為中國軍隊保駕護航,東南亞的農民用它精準施肥,非洲的救援隊用它定位災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把自己的“生命線”從GPS切換到北斗。
圖源網絡
牌桌上無疑只有中美俄三個莊家,但也有幾個跟注的玩家。
歐盟的“伽利略”系統雖然名義上獨立,但命途多舛內部協調不暢,軍事授權機制更繞不開美國的影子,關鍵時刻能否硬氣還是個未知數。
印度的“NAVIC”更像個區域網,基本上只能覆蓋本土和周邊,至于日本的“準天頂”系統,說白了就是GPS的高級插件,一旦主系統宕機它也得跟著癱瘓。
圖源網絡
這些系統也就只是聽著厲害,與自家武器系統的整合程度普遍不高,真到緊要關頭,靠不靠得住誰心里都沒底。
真正的聰明玩家已經開始另開一局了,新的游戲規則叫“融合”,頂級的武器系統不再只認一個導航信號。
它的接收器會同時監聽GPS、北斗、格洛納斯,哪個信號強、哪個信號準就用哪個。
各國導航系統
中國的先進武器普遍是雙模甚至三模導航,除此之外還加上了慣性導航、地形匹配、紅外成像等一大堆備用方案。
等于說就算所有衛星信號都被切斷,導彈也能靠著預存地圖和自己的“眼睛”,一頭扎向目標。
這才是體系存在的力量,讓你想“卡脖子”都找不到地方下手。
孫家棟院士
結語
回顧中國的航天史,總繞不開孫家棟院士的名字,而正是這位老人當年力排眾議,堅持要搞獨立的北斗系統。
從中國的東方紅到后來的探月工程再到北斗組網,他用一生回答了一個問題:核心技術能買來嗎?不能,這只能靠一代人咬緊牙關一錘一錘地敲出來。
未來的戰爭是體系的對抗更是系統的絞殺,依賴單一的導航系統無異于把脖子主動伸到別人的刀下,而美國的GPS霸權依然強大,但它的城墻已經被撕開了缺口。
圖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