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糖的婚姻
我跟他結(jié)婚十五年,吵了十四年半,剩下半年在冷戰(zhàn)。
直到那天,他把一張皺巴巴的便利貼貼在冰箱門上:今天開始,每天寫三件好事,不寫完不許開冰箱。
我翻白眼,心想這又是哪門子新花樣?可肚子餓,只能照辦。
第一晚,我咬著筆頭憋了半天,寫下:1、他今天把馬桶刷得锃亮;2、晚飯番茄炒蛋沒糊;3、吵架時他先閉了嘴。
寫完我自己都笑了,原來“好事”可以這么不值錢。第二天,便利貼多了他的字:1、她給我留了一塊排骨;2、沒罵我打游戲;3、睡前給我倒了一杯熱水。
字跡歪歪扭扭,像小學(xué)生交作業(yè),卻把我看愣了。
第三天,便利貼變成了雙人版。我添了一條:他洗了陽臺的墊子,沒抱怨狗毛。
他補一句:她幫我掏耳朵,下手沒以前狠。
我們像兩個幼稚鬼,在紙上互相戳對方的心窩子。
冰箱門越貼越厚,風(fēng)一吹嘩啦啦響,像一串風(fēng)鈴,把廚房吵成了春天。
有一回,便利貼斷了檔。他出差三天,我半夜胃痛,翻遍抽屜找不到藥,卻在冰箱門縫里摸到一張舊紙條:胃藥在茶幾第二層,別硬撐。
那一刻,冰箱燈昏黃,紙條上的字卻燙手。
原來他早就把關(guān)心藏進了冷白的光里。
后來便利貼升級了——背面開始畫畫。
他畫我敷面膜的鬼臉,我畫他禿頂?shù)姆垂狻?br/>再后來,便利貼變成了小劇場:他畫我拿著鍋鏟追狗,我畫他舉著拖鞋投降。
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把十五年的皺紋笑成了向日葵的紋路。
直到某天,便利貼變成了三張?zhí)羌垺?br/>那天他加班到深夜,我窩在沙發(fā)等門響。
門開時,他攤開掌心,三顆糖:一顆薄荷味(“你今天沒吼我”),一顆草莓味(“你洗了車”),一顆牛奶味(“你等我回家”)。
我含著糖,甜味從舌尖漫到眼眶,才發(fā)現(xiàn)婚姻里最動人的情話,從來不是“我愛你”,而是“我記得你今天的好”。
現(xiàn)在冰箱門上還留著第一張便利貼,邊緣卷翹,像一片不肯落地的秋葉。
我偶爾踮腳添新的一條:今天他記得把襪子翻過來曬。他路過時,會順手補一句:今天她給綠蘿換了水。
我們就這樣,用三顆糖、三句話、三張紙,把柴米油鹽熬成了蜜。
原來感恩不是儀式,是把日子嚼碎了,還能嘗出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