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最近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內閣改組,從總理到國防部長再到烏克蘭駐美大使,核心崗位都被轉了一圈,此舉也使得本屆烏克蘭政府,成為有史以來最精簡的內閣政府,撤并的部門超過16個:
比如:經濟部、農業政策部和環境保護部將合并為“烏克蘭經濟資源部”。直接撤掉了農業部跟環保部。
比如:國家團結部和社會政策部將合并為烏克蘭“社會政策、家庭與團結部”。國家團結沒了。
烏克蘭之所以急于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改組,原因是基于兩個:
第一,美國特朗普政府,對澤連斯基政府班底最近的表現極為不滿,甚至有替換澤連斯基的消息在暗流涌動。比如,更換烏克蘭駐美大使,則是直接反映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個人喜好,特朗普對于這個服務于拜登時期的烏克蘭駐美大使極為不悅。
第二,烏克蘭國內民意,對澤連斯基政府班底未能解決實際民生問題極為不滿。政府官員貪腐,基本民生資源缺乏,戰爭跌宕不止,導致民眾對澤連斯基失去耐性,他的支持率也斷崖式下滑。
基于這兩個原因,澤連斯基不得不對內閣進行改組,以應對目前的內憂外患,實現絕地反擊。整個改組過程以及人選,也充分體現了澤連斯基:既想又要的矛盾心態。這一點,從人員調整就看得出來:
1,副總理變總理
2,總理變國防部長
3,國防部長變國安委秘書
4,副總理變駐美大使
用來用去,還是那么幾個人——澤連斯基的心腹跟核心班底。澤連斯基希望通過這樣的旋轉門實現自我救贖,挽救危在旦夕的自我政權,然而,烏克蘭人恐怕不這么想也沒那么好忽悠。
《烏克蘭真理報》甚至這樣諷刺新任總理:她最擅長的,不過是為澤連斯基的太太——第一夫人,協調安排專機的人。這樣的調整,無非換湯不換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