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終于知道國家為什么要大力整治“黃賭毒”了。
看看菲律賓的現狀就明白了,聯合國公開譴責,曝光的內容觸目驚心,令人發指。
老杜當年做得太對了。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聯合國的公開譴責
2025年7月1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布了一份關于菲律賓兒童權益的聲明。
聲明中用了“令人震驚”“令人發指”這樣的詞匯,毫不留情地指向菲律賓“通過在線平臺販賣嬰兒的行為”。
其中一個才一個月大的嬰兒淪為受害者的案例,更是刺痛了全世界的心。
就在前一天,菲律賓參議員皮婭·卡耶塔諾在參議院提出動議,要求調查網上販賣兒童的犯罪團伙。
她認為,貧困不應成為傷害兒童的理由,政府需要為困難家庭提供實際幫助。
這一動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點微光,可惜來得實在太晚了。
犯罪的土壤早已肥沃,完整的在線販嬰黑色產業鏈早已悄然成型。
誰能想到,Facebook這樣分享生活的社交平臺會成為犯罪分子的交易場?
據查,上面至少存在12個專門從事嬰兒販賣的群組,成員總數超過200萬。
在這些群組里,嬰兒被當成商品,明碼標價。
買賣雙方打著“領養”的幌子,通過偽造出生證明,將嬰兒登記為“親生子女”,整個過程毫無廉恥與底線。
2024年,菲律賓司法部就曾逮捕一名婦女,她試圖以2.5萬比索(約合440美元)的價格,賣掉自己剛出生6天的孩子。
這點錢,可能還不夠有些人買件像樣的衣服,卻要換走一個孩子的一生。
到了2025年,這樣的事還在不斷發生,這說明販嬰行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發猖獗。
比販賣嬰兒更觸目驚心的是,網絡兒童色情也在這片土地上瘋狂滋生。
2022年國際終止童妓組(ECPAT)指出,菲律賓有多達50萬名兒童被成年人利用,制作色情內容賣給全球的犯罪分子,這里幾乎成了這類內容的“全球工廠”。
馬尼拉曾有處房子被警察突襲,查出27段兒童色情,主角是3個小男孩,而拍這些的竟然是當地的小學老師。
在宿務島的伊巴巴奧村,一個叫艾琳?昂東的女人更狠,帶著家族里35個孩子搞色情直播。
歐美客戶用加密貨幣付款,一次表演給100美元,可孩子和家長只能分到10到18美元。
就靠這個,她7年賺了20萬美元,翻新了房子,還打算送自己孩子去私立學校。
但孩子無疑已經被推入了無盡深淵。
背后三大深層原因
菲律賓為何有如此多兒童色情事件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窮。
2021年數據顯示,菲律賓18.1%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有些省份失業率高達40%,10%的人每天收入不到2美元。
馬尼拉的貧民窟里,人們住得連基本的遮風擋雨都成問題。
薩馬島的貧困地區,人口販子常說“去馬尼拉當傭人”,把少女騙去當性奴;
棉蘭老島的難民營里,有的父母為了換三個月的口糧,只能“轉讓”嬰兒的撫養權。
窮到活不下去的時候,有些人心就歪了,可孩子終究成了最無辜的犧牲品。
除了貧困的誘因,執法和監管的嚴重缺位,讓犯罪行為更加有恃無恐。
菲律賓有《反人口販運法》,最高能判終身監禁,可2025年定罪率還不到3%。
2015年有167起兒童網絡性虐待案,最后只有7起定了罪。
這里面有腐敗,有辦案拖拖拉拉,還有村民阻撓——警察上門調查時,甚至會被村民圍攻。
更離譜的是,兒童福利署的年度預算只相當于國防開支的0.4%,卻要盯著50萬可能受害的孩子。
執法部門缺人缺裝備,對付犯罪力不從心。
可鎮壓民眾抗議時,裝甲車倒是能及時出動,這樣的資源分配實在讓人寒心。
更麻煩的是,隨著科技進步,犯罪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斷升級。
他們跑到加密社交平臺,搞“虛擬房間”“一次性鏈接”,用比特幣付錢,甚至用“深度偽造技術”做假內容,警察想取證難上加難。
讓人憤怒的是,70%以上的這類案件是外國客戶主導的,美、德、日、英、澳是主要消費國。
美國海軍士兵大衛?托爾曼四年間累計花了7300美元買這些內容,還有個美軍士兵花費高達4萬美元。
這些錢背后,是無數孩子的眼淚。
面對這盤爛攤子,菲律賓政府的態度和行動,成了破局的關鍵。
如何破局
在菲律賓兒童權益保護的漫漫長路上,不同時期的政府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
杜特爾特在任時搞過“阿波羅計劃”,讓通訊部和警察總署聯手打網絡兒童色情。
雖然他的手段(比如禁毒)被罵太硬,但他至少明白,沒安全的環境,經濟發展就是空談。
可到了小馬科斯這里,情況就變了。
他把精力都放在南海搞摩擦、跟美國搞軍事合作上——比如讓美軍新增基地部署中程導彈,對國內的兒童權益問題不管不顧。
聯合國譴責后的兩天里,他還在視察海軍基地、見美國印太司令,好像那些孩子的事跟他沒關系。
政府高層的精力跑偏了,官員們的作風更是讓人失望。
國防部長特奧多羅2016年花60萬歐元買了馬耳他護照,這明顯違反菲律賓憲法禁止公職人員雙重國籍的規定,可他照樣掌著軍權。
這種事一曝光,誰還信這個政府能真心辦事?
就拿打擊犯罪來說,帕賽市一次突襲只抓了16個販子,救出11個孩子,對社交平臺上的交易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樣的力度根本鎮不住邪氣。
面對這么糟的局面,菲律賓總得想辦法破局。
國內首先得把執法和監管抓起來:其他國家的經驗或許能提供借鑒,比如泰國設立網絡安全特別行動組,專職打擊線上兒童犯罪,菲律賓可參考建立類似專職部門。
加密社交平臺不能成法外之地,需強制平臺安裝內容監測系統,對違規群組實施“秒封”機制。
《反人口販運法》不能只掛在墻上,得通過設立快速審判通道提高定罪率,讓犯法的人真正付出代價。
解決貧困和教育問題也刻不容緩。
政府得給貧困家庭找活路,提供就業和救助。
比如推廣馬尼拉郊區的“社區工坊計劃”,讓貧困母親在家就能通過手工藝制作獲得收入,不必靠賣孩子過日子。
還得好好辦學,改變那些“孩子能賺錢是福氣”的歪念頭。
資源分配也得改改,兒童福利署的預算不能只是個零頭,執法部門該給的人、錢、裝備得給夠,總不能看著孩子遭罪,卻把錢花在別的地方。
當然,解決問題不能只靠菲律賓自己,國際社會也得擔起責任。
那些消費這些內容的國家,得管好自己的人,從需求端切斷這條黑色產業鏈。
各國之間也該多聯手,信息共享、一起辦案,讓犯罪分子跑到哪都躲不掉。
結語
菲律賓的孩子正在經歷的這一切,是對人性和法治的嚴峻考驗。希望這個國家和國際社會能真正行動起來,別再讓那些無辜的孩子在黑暗里掙扎,讓他們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有個干凈、安全的童年。
參考文獻:
1.環球時報:《聯合國:“令人震驚”“令人發指”!》2025-07-21
2.羊城晚報:《聯合國:菲律賓在線平臺販賣嬰兒現象令人發指》2025-07-21
3.環球網:《「環時深度」“鐵腕強人”杜特爾特讓菲律賓成“亞洲新虎”?》2021-11-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