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終于明白國家為什么要大力整治“黃賭毒”了。
看看如今的菲律賓,加密社交網絡上兒童被明碼標價,成為待售的“商品”,名為“家庭寶貝交易室”的私密群組,卻悄然聚集了超過20萬成員。
聯合國公開譴責曝光的內容觸目驚心,但是誰能想到,罪惡的背后還意外牽扯出了美國多數軍官。
當全球目光聚焦南海爭端時,菲律賓這個國家的內部傷口卻正在潰爛...
7月18日,西班牙《世界報》發表一篇特殊的文章,文章提到最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當眾公開譴責法律“販賣嬰兒”的行為。
不僅如此,聯合國點名表示已經記錄了解到很多起案件,讓人震驚的是,其中一份聲明中,明確提到一起案件。
一個僅1月大的嬰兒遭到了令人發指的行徑,但實際上對于如今的菲律賓來說,像這樣罪惡的交易不在少數,甚至也早已從街頭巷尾轉移到了指尖。
信息來源:參考信息
而犯罪的溫床正是那些加密的社交網絡。
根據聯合國報道稱,有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在Facebook上,一個名為“家庭寶貝交易室”的私密群組,悄然聚集了超過20萬成員,2024年的活躍度飆升70%。
在這片骯臟的地方,每天都有新的“商品”在這里掛牌。
除此之外,還有更隱蔽的Telegram頻道在一年內瘋狂增長了400%,成為更專業的交易黑市。
這個市場的“顧客”遍布全球,超過70%的菲律賓兒童色情案件,由外國客戶“遙控”下單。
不可思議的是,隱匿在背后的買家各有不同,有支付數萬美元的美國海軍士兵,有把兒童服務當成“旅游項目”的韓國游客。
甚至還有澳大利亞的普通人,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有72%的兒童性侵案中受害者都遠在菲律賓。
白人偏愛東南亞女性
難以想象,觸目驚心的傷害是在馬尼拉的貧民窟里發生,但利潤則通過網絡流向了發達國家。
“收銀臺”高效而隱秘,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抹去了交易痕跡,一次性鏈接和深度偽造技術,讓執法者像在追逐一個永遠會消失的影子。
而那些高超的技術卻成了犯罪最趁手的武器,它搭建了一個高效、安全、跨國的“兒童超市”,只等買家挑選付款,然后“使用”。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一個市場想要運轉,必須有源源不斷的“供給”。
早在聯合國發聲前一天,菲律賓一位參議院皮婭就已經在參議院提出要求調查那些在網上販賣兒童的犯罪團伙。
米婭稱“一些家庭正面臨沉重的絕望和貧困,但這不是傷害孩子的理由”這句話說的很精準,也很直接的概括了菲律賓犯罪所有緣由。
因為事實的真相就是如此,在菲律賓的兒童犯罪中,那些不寒而栗的“供應商”大多數是孩子的父母。
在一些村莊網絡色情成了一種“家庭生意”,一位名叫艾琳的母親就曾親手組織了自己家族中35名兒童進行色情直播,賺取了20萬美元。
她計劃用這筆錢,送自己的孩子去最好的私立學校。
不正當風氣的長期蔓延,也使得人們的內心變得扭曲。
在這里能為家庭賺錢的孩子被看作一種“福氣”,剝削被扭曲成一項“特殊技能”,這種扎根于社區的價值崩塌,為黑色產業提供了最穩定、最廉價的“貨源”。
另一部分“商品”,則是社會的“副產品”。
天主教會禁止墮胎和避孕的教義,讓菲律賓每年都有大量非婚生或意外懷孕的嬰兒降生。
當一個年輕母親無力撫養而社會又缺乏足夠的支持體系時,這個新生命就可能從一個祝福變成一個負擔。
其中一部分最終流入了販嬰市場,成為待價而沽的商品,其中將近25%的被販賣嬰兒,最終會流向兒童色情團伙。
菲律賓兒童色情現象很嚴重
這些數字背后坐實的正是無數菲律賓新生兒痛苦人生,或許會有人好奇,為何菲律賓政府不大力禁止監管犯罪呢?
事實上,菲律賓的兒童犯罪早已在這片罪惡的土壤扎根瘋長,歷史的毒素讓犯罪變得肆無忌憚越來越過分。
稍微了解一下菲律賓的過去就會發現,其實從1947年到1992年,美軍基地在菲律賓留下的,不只是軍事設施,更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未成年人性交易體系。
更荒謬的是直到近些年,菲律賓的法定同意年齡才從12歲提高到16歲。
長達幾十年的法律漏洞和文化遺毒,早已讓國際犯罪者嗅到了血腥味,把這里變成了他們的樂園。
可為什么這一切會發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被默許?事實上,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正是因為罪惡的種子,種在了一片由貧困、失能和絕望構成的土壤里。
菲律賓宗教色彩嚴重
當一個國家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活在貧困線以下,當一個成年人辛苦一天的工資僅有1.3美元時,生存的邏輯會壓倒一切。
那位用3歲女兒的視頻換回一袋大米的父親難用簡單的“道德淪喪”去評判他,或許對他來說,這是他在生存的懸崖邊絕望的做出的極端選擇。
除此之外,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國家的失靈,為這片土壤澆上了最后的“養料”。
菲律賓的法律不可謂不嚴厲,販賣兒童最高可判40年。
但現實是整個菲律賓相關案件的定罪率不足10%,警察上門調查反被整個村莊的村民圍攻驅趕。
當執法成本遠高于犯罪收益,當法律的威懾形同虛設,犯罪便不再是冒險而成了一門理性的生意。
而這背后,也是整個國家經濟支柱的崩塌。
曾經的菲律賓被譽為“東方小紐約”,但過度依賴美國、本土制造業空心化的經濟模式,讓它在一次次全球危機中不堪一擊,
長期的結構性失業讓無數家庭失去了希望,久而久之,當正常的上升通道被堵死,地下的黑色產業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但面對這個龐大而黑暗的生態系統,一些力量正在試圖反抗,正如此次聯合國權理事會的一紙聲明是國際社會敲響的最響亮的警鐘。
聲明用“令人發指”、“觸目驚心”來公開譴責,這不僅是道德宣告更是向菲律賓政府施加的巨大壓力。
這也不免讓人想到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的鐵腕模式。
他曾啟動代號“阿波羅”的計劃,用雷霆手段打擊網絡兒童犯罪,他的邏輯簡單粗暴:沒有安全一切經濟發展都是空談,在保護孩子的問題上,絕不妥協。
然而,自從馬科斯上臺后并沒有延續這種打擊手段,這也導致此前杜特爾特的努力似乎都陷入了困境。
如今外界批評現任小馬科斯政府未能延續高壓政策導致犯罪活動愈發猖獗,一個孩子的價格可以被計算,但一個生命的價值無法估量。
我們解構這個生態系統,是為了看清其每一個環節的殘酷邏輯,真正的解決方案,也必須深入每一個環節。
它需要摧毀那個跨國交易的市場,斬斷那條本地生產的供應鏈,更要改造那片容許罪惡滋生的貧瘠土壤。
只有這樣孩子身上的“標價”才可能被撕掉,讓他們回歸生而為人,那唯一也最終的屬性“人本無價”。
信息來源:新民周刊
參考資料:
1.參考信息:《聯合國:菲律賓販賣兒童現象“令人發指”》,2025-7-20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