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落幕,這些專業成最大贏家!
2025年高考招錄已落下帷幕,各地投檔線陸續公布,從中能清晰看到各專業的報考熱度變化。其中,工科專業熱度持續攀升,臨床醫學專業遇冷,文科專業整體表現不佳。這些現象背后,是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
從全國范圍看,受“新工科”概念影響,“雙一流”高校在浙江招收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等理科專業,即便在擴招情況下,投檔線依然上升。例如寧波大學機械類專業,招生名額從44人增加到52人,投檔位次卻從38888名上升到37009名 ,上漲近1900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也類似,招生人數增加,投檔位次同樣上升。
人工智能專業因開設高校增多、招生規模擴張以及前幾年已受高分考生追捧,今年投檔分數線上漲不太明顯。
與工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臨床醫學類專業投檔分數線整體下滑。在“雙一流”高校中,2025年投檔最低位次相較2024年整體下滑661名,降幅僅次于土木工程類專業。像浙江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5+3一體化培養)專業,招生數不變,但投檔位次下降300多名 。在山東、廣東等省份也有類似情況,如首都醫科大學、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相關臨床醫學專業,投檔位次均有明顯下滑。
文科專業也整體呈現“疲態”,語言類、經管類等多個文科專業,出現招生規模和投檔線雙降情況。在廣東物理類考生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知名高校相關專業的最低排位均有不同程度后退 。
專業報考冷熱變化背后有著深刻原因。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產生了影響。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崛起,對工科專業人才需求大增。以人工智能為例,雖然今年其專業投檔線上漲不突出,但相關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基礎工科專業熱度居高不下,因為這些專業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大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急需相關人才。而文科專業就業面相對較窄,經濟波動時受影響較大,導致報考熱度下降。
另一方面,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是考生和家長選擇專業的重要考量因素。工科專業就業機會多,薪資普遍較高。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2023屆畢業半年后月收入達到7061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平均月收入為6534元 。臨床醫學專業雖就業穩定,但學習周期長、工作壓力大,加上醫患關系等因素,使得部分考生望而卻步。文科專業就業競爭激烈,薪資提升空間有限,也讓很多考生放棄選擇。
展望未來,隨著科技持續進步,新興技術不斷涌現,工科專業熱度大概率會持續保持。但隨著人工智能發展,一些重復性、規律性強的工科崗位可能會受到沖擊,所以高校需要不斷調整課程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跨學科能力,讓學生具備應對未來變化的能力。
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人口老齡化加劇,社會對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長遠來看,醫學人才仍有較大缺口。未來醫學教育可能會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人文關懷培養,提高醫生職業吸引力。文科專業則需探索與新興技術融合,如傳媒專業與AI結合,培養具備“寫稿+編程+AI”復合能力的人才,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專業競爭力。
2025年本科專業報考熱度變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在選擇專業時,不能僅看當下熱度,更要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綜合考量。 那么,你認為未來還會有哪些專業異軍突起?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