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河南省旅游資源普查成果展示暨信息管理系統開放運行會議召開。會議通報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成果,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李延慶,省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邱士可,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向杰出席會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翟傳鳴主持會議。
全省共普查登記旅游資源單體228862個
會上,李延慶介紹省文化和旅游廳啟動全省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的整體情況。
2023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廳啟動全省旅游資源普查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工作,全省共普查登記旅游資源單體228862個,涵蓋了全部主類、亞類、基本類型,做到了底數清、類型全。其中,新發現旅游資源單體42738個,占比達18.67%。
從資源呈現的特征來看,一是人文資源占比高。全省人文類旅游資源單體187171個,占比81.78%,充分彰顯了河南作為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蘊。二是“一河三山”地區資源富集。黃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區域集中了全省81.88%以上的優質旅游資源,是河南省旅游發展的核心區域。
通過普查,進一步明確了我省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在資源轉化方面,將聚焦文化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重點領域,推動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在空間布局方面,將以“一河三山”地區為重點,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在產品打造方面,將圍繞游客需求,開發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產品。
全省旅游資源普查采集了海量的數據信息,就如何確保全省旅游資源普查數據信息的真實性,李延慶表示,此次普查中,河南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推進、高質量強動力推動、高水平寬領域推開,精心構建了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管控體系,切實保證普查成果能夠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全省旅游資源的家底和特色。
建成河南旅游資源數字化“檔案庫”
此次資源普查,面臨著資源單體數量激增、內容要求更細、質量標準更高的新形勢。為解決傳統普查方式下數據龐雜分散、存儲不規范、利用困難等問題,本次普查建立了全省旅游資源數據庫,對普查數據進行了全面集成和整合。
同時,開發了河南省旅游資源普查平臺,實現了數據的信息化管理和共享。社會公眾、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可以通過平臺便捷地查詢和獲取旅游資源信息,為旅游研究、投資決策、產品開發等提供數據支持。
王向杰介紹,該系統實現了普查信息的數字化記錄和系統化存儲,能做到“一點維護、深度挖掘、多點支撐”,推動全省旅游資源數據的統一匯聚、統一管理、統一展示,全面提升普查工作的科學化、信息化水平。
同時,支撐數據采集、多級審核、過程監管等普查全環節高效運行。集中管理22萬余個旅游資源單體,詳細記錄各資源28項信息及影像,賦予唯一“身份證”代碼,建成河南旅游資源數字化“檔案庫”和“全景圖譜”。
作為全省旅游資源的“數據總入口、管理總樞紐、成果總展館”,該系統深度融合GIS技術,構建資源管控“一張圖”,全景動態監測資源分布與普查進度,為管理部門科學配置資源、規劃產業布局、策劃重大項目提供精準直觀的決策支撐。
編制“4+4”全省旅游資源普查系列成果
河南省旅游資源普查系列成果由四個綜合報告與四個專項報告組成。其中,四個綜合報告包括《河南省旅游資源普查報告》《河南省旅游資源保護和利用指南》《河南省特品級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河南省旅游資源富集區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四個專項報告包括《河南省鄉村和紅色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報告》《河南省康養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報告》《河南省工業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報告》《河南省休閑度假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專項報告》。
邱士可表示,八個報告各具側重、互為補充,深刻體現了河南省旅游資源的豐富多元以及保護、開發需求的差異、精細。八個報告協同發力,共同構建河南從“資源大省”向“文旅強省”邁進的核心支撐,它們是對河南文旅底蘊的科學凝練,更是驅動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綱領。
做好普查成果的轉化利用
旅游資源普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關鍵是要做好普查成果的轉化利用,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李延慶介紹,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是界定新資源觀,注重更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旅游需求的變化,旅游資源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拓展。我們將樹立新的資源觀,打破傳統的資源認知局限,把那些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的新資源納入到旅游資源范疇中來,如工業遺址、體育賽事、科技體驗等。同時,建立旅游資源動態更新機制,定期對旅游資源進行復查和更新,確保資源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二是突破時空概念,注重轉化。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推動旅游資源的跨時空整合和利用。在時間維度上,深入挖掘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創意和科技手段,將歷史文化轉化為可體驗、可消費的旅游產品,讓游客在旅游中感受河南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在空間維度上,加強區域旅游合作,推動“一河三山”地區旅游資源的協同開發,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實現旅游資源的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
三是突破邊界屬性,注重利用。打破旅游資源的邊界屬性,推動旅游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加強旅游與文化、農業、工業、體育、健康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例如,推動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項目;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綜合體;推動工業旅游發展,開發工業遺產旅游、工業科普旅游等產品。通過產業融合,拓展旅游發展空間,提升旅游產業的綜合效益。
李延慶表示,將以此次普查為契機,聚焦“兩高四著力”,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加快建設文化旅游強省,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作出文旅貢獻。
關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機報(ID:hnlysjb)
了解更多旅游資訊
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王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