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之后,答案沒比較多,疑問不那么急;
不急著去哪里,也不需要什么指引;
浪慢慢沖、山慢慢爬,
感覺對了,就走吧!
相隔十二年發行專輯《跟著感覺走》,生活在前、創作在后的區間,張震岳一貫輕松的分享:
「有時在沖浪路程,有音樂旋律就哼出來,用手機錄,收集出來做歌。」
不刻意的創作狀態,讓生活自然地流進音樂,所有日常皆收攏在這張全新創作專輯中,從生活微觀,到能對生命全景的宏觀,在新專輯《跟著感覺走》做了不同維度的跨越。
在音樂市場的快速流轉中,他始終不急不徐,不打造人設,由生活自然成了人設,在樂壇中有了自成一派的識別;
在樂迷期盼新專輯的這些年,也隨著張震岳的自然,自然的繼續匯聚,不斷聽著不同時期的歌曲,用來覆盤青春年少,在他的音樂里找到曾經任性的應許之地;用來探問生活覺醒,在他的音樂里拆解情緒、關系、生命之必然,學會虛假的盡頭有著生活。
《跟著感覺走》這不僅是張震岳久違的專輯,更像是老朋友的照面,輕松寫意又真誠赤裸,談著我們都有卻難以面對的失意、失去、失敗。
「我話不多,喜歡在角落看著故事發生,喜歡偷聽隔壁桌在說什么,很有趣。」
攤開專輯十首歌曲,談論普通人在普通日子里的缺失;張震岳在每個故事現場寫生,遠看潦草輕率,近看卻細膩的耐人尋味。
專輯的前半張制作,去了宜蘭山上和花蓮海邊,在看得到山、海的空間搭建錄音設備,邊錄音邊玩耍,制作人黃冠豪談及制作說到:「移地錄音是我希望我跟阿岳的轉速一致,我覺得這樣的作品才會強壯。」
一天錄音的進度完成,阿岳就會在附近走走,帶大家探路爬山,晚上一起煮燒酒雞,邊享用邊彈彈唱唱,所有制作團隊,也更有機會走入他的視角,親身體驗他懂得生活才創作的音樂經歷,一起在同一個頻率上制作一張普通人的專輯。
沒有停止創作的張震岳,他的音樂經歷像徒步般,沒有錯過生活,擁有了時間;
十二年,從Demo走到專輯制作完成,眾人期盼已久的搖滾岳、情歌岳正式開張了,這次的創作有別以往,鋼琴的運用比吉他更多,轉變源自阿岳近年對音樂喜好的變化;
制作上也加入了豐富的和聲與管樂編排,綜觀整張專輯,融合阿岳最經典的搖滾與抒情,同時注入嶄新的爵士風格;在貫徹「跟著感覺走」精神的創作過程中,每一首歌,各個層面也漸漸走到專輯核心,那些關于我們總是太想「找到」,卻忘了「走著」本身就很值得的常態,成就了這張沒有包裝,只有真心的專輯。
新專輯發表之后,張震岳也將開啟全新的巡演,這次就跟著他的感覺走吧。
一起收聽張震岳的新專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