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戰爭當“項目投資”,俄國干了什么?
俄羅斯把戰爭當作一筆“國家級戰略投資”,前期信心滿滿,就像一個自信滿滿的新手投資人:
真正的問題不在“沒賺錢”,而是:
沒有設計退出機制。
一個成熟的投資人都會問自己一句話:
“如果項目失敗,我最壞的情況能承受到哪?”
俄羅斯沒有想清楚這句話。他們只想著:
- 如果成功,占地!
- 如果成功,北約退!
- 如果成功,全球聽我!
但沒人告訴他們:
如果不成功,那怎么辦?
沒有Plan B,沒有緩沖期,沒有戰略止損機制。
只剩一種僵硬的應對邏輯:“不能輸!”
可投資講的是收益比,不是面子。
最后的滑稽與悲哀:
- 項目失敗,俄羅斯不能宣布失敗,只能持續“宣傳成功”;
- 虧損不斷擴大,它不敢回頭,只能死撐下去;
- 原本說是“小規模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拖成了全面戰爭;
- 原本想“振興帝國”,結果成了**“重建蘇聯版雷曼兄弟”**。
結語:從失敗投資里學到的事
成功的戰爭和成功的投資一樣,
都要:看清局勢、準備退出、控制情緒、接受失敗。
俄羅斯不缺“硬件”——坦克、大炮、導彈,
但它缺的是戰略的紀律感和自我否定的勇氣。
我們都不是烏克蘭人,也不是俄羅斯人,
但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普通的旁觀者,
我們關心的從不是誰能征服誰,
而是——誰還能回得去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