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7月14日-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了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并部署了城市工作7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關于此次中央城市會議,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特別邀請專家學者深刻領會與思考會議內容,共同探討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本文字數:2237字
閱讀時間:7分鐘
尹 稚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監事長、清華大學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近日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用“二個轉向”和“五個轉變”宣告了我國城鎮化快速增長期和城市發展大規模擴張期的結束。結合近幾年中國所面對的國際發展環境變化引發的挑戰,和國內經濟增長趨緩,化債風險尤在所引發的規劃行業的不景氣,以及由此波及的相關專業招生困難都使行業從業者和學科建設者有更多的思考,在此談幾點個人看法。
城市規劃學科和城市規劃行業所要面對的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沒變,仍然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以來一以貫之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由此而言城市規劃的事業基礎沒變,基本需求沒變,但要求我們從高品質需求、多元化需求、高性價比需求等更多的視角和更細致的顆粒度去研究需求本身的變化。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針對我們的服務對象“人群畫像”從無到有是進步,但比較傳統的、一般化的性別分類、收入分類、教育和勞動技能分類和粗糙的城鄉分類,已不足以支撐需求研究的細分,對人群進行更為多元精細的行為特征、需求特征細分己十分必要;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頻率也在上升,傳統上一個模式(pattern)夠用幾十年、十幾年的情況不會再有,規劃不僅是方案,連觀察研究都進入一個需要高動態維護與更新的時代,好在技術進步給了我們新的手段。需求研究透了,以人為本,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才能做深做實。
我們是咨詢服務業的供給方,也要應對市場變化做有效的供給側改革,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擴張曾帶給行業和學科很多市場舒適區和成就黃金期,隨著這個時代的終結,不少傳統市場必然面臨萎縮甚至消失,但如何圍繞主要矛盾的解決,直面城鄉規劃、建設、運營、維護中的熱點、痛點、堵點、難點去開展工作,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仍是行業和學科發展能贏得社會尊重,獲取更多社會資源的關鍵所在。初心不變,癡心不改,迎難而上的團隊仍然會贏得市場的認可。表征上看,這是個熱點不斷、變化加速的社會,從本質上看還是聚焦人從哪里來,錢怎么籌,地怎么供,繁榮何以持久,建成環境如何演進迭代這些本行業的核心問題的回答在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伴隨對城市發展復雜性規律的認知深化,市場邊界在擴大,產品和服務的細分項不斷產生,對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精準性、及時性和可持續維護性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方為痛點付費的基本市場規則是持續存在的。
技術變化引發了最多的行業前途爭議,組織形態變革也帶來了一輪更多的改換門庭的混亂。建議同行們讀讀《靈魂經營》這本書,當年攝影面對膠片和數碼之爭時,柯達消失了(沒死,但沒價值了),富士重生了,壯大了。富士的成功不是技術路線選擇對了那么簡單。一是它堅定地認為影像文化不會消亡,對人類社會有重要價值,要以文化價值定品牌,從最根本的需求出發保品牌,堅守富士膠片的影像價值。膠片和數碼都是傳承影像文化的工具而已。二是它處理技術和市場變化的四條應對路徑很有借鑒價值。
1
以現有技術改良鞏固傳統市場,向組織形態變革,也就是公司治理創新要效率和穩定收益;
2
開發新技術投入傳統現有市場,爭取時段性溢價優勢,從暫時領先走向持續迭代的不斷取勝;
3
以現有技術跨界投入新興市場,遵循自有的、有優勢的底層工具理性優勢去介入新的應用場景;
4
創新技術去開拓新市場(創新技術也會創造新生活)。
富士二次創業的成功是認識到單一技術、單一組織形態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信息和未來技術時代不會帶來更多的保密性技術強項的技術壟斷優勢,應更看重的是它所帶來的交流和資源鏈接優勢,以及由此帶來的解決問題的效率提升,面對未來去解決市場落地問題的核心是建立起需求應對,供給側改革中與自身擁有資源和技術強項的聯系,而不是孤立的技術炫耀。所以更加注重統籌協調,更加注重治理投入不僅是對城市工作的要求,也是對我們自身行業和學科變革的要求。
完善城市規劃體系可以在七大重點任務中去找出路,一個既能引領發展又能守住底線,能應對建設、運營、治理、維護和更新的國家規劃體系改革剛剛開始,這場變革沒有回頭路可走,但不是在部門權力糾結中做文章,城市規劃的應時而變有不少大文章可以做。例如:
1
城市發展中財富增值邏輯如何與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相融合,這仍是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的剛需;
2
如何化解城市空間生產中結構性的不平等,改善政府、市場、社會關系形態中的張力,實現人民城市的共策、共建、共治和空間權益的公平共享;
3
如何應對伴隨現代化而來的流動性造成的群體空間分異和社會排斥,構建更加宜居的和諧社會;
4
如何化解信息化引發的非傳統城市危機和社會矛盾激化創新城市治理等等。
城市規劃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路也會越走越實在。堅守的是不變的目標,擁有的是持久的熱愛,艱辛的是市場的開拓,收獲的是向公共政策轉型的成功,支撐的是城市工作更寬廣的視角,達成的是城市治理的現代化。
2025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正火熱報名中……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查看報名通知、立即線上報名。
2025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2025年8月29-31日在沈陽市召開,主題聚焦“邁向中國式現代化:規劃的價值與作為”。規劃年會期待您的參與,讓我們一起與國策同頻,與歷史同行;與城市共鳴,與青年共振。
報名通道:
https://apply.planning.org.cn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的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進行牟利。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重磅 |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點擊圖片閱讀全文
解讀 | 尹稚:城市更新行動是新型城鎮化進程下半場的主戰場
點擊圖片閱讀全文
學術報告 | 尹稚:新型城鎮化宏觀趨勢下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改革
點擊圖片閱讀全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