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
前言
網絡上常常流傳著一句話:網紅的終點是翻車,這話雖然刺耳,卻不斷被現實所驗證。
不久前迅速走紅的“背景太假哥”,借助新疆的絕美風光與網友的二次創作走紅全網,不久后卻被爆出與女友合謀排擠投資人,甚至為親屬開出每月八萬元的高薪。
這劇情轉變之快令人驚訝,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誰的說法更接近事實?
從“背景太假”到現象級網紅
當觀眾第一次刷到他的直播時,第一反應往往是疑惑,背景美得像畫,配上他黝黑樸實的外表,怎么看都像是后期合成的場景。
網友調侃說背景太假,他急得跳腳,跑到鏡頭后展示真實環境,就這樣,“背景太假哥”的稱號不脛而走。
網友覺得這事有趣,開始進行各種二次創作,有人將他合成進火山噴發的場景,稱他敢闖險境;有人把他放進舞蹈團隊,硬生生變成“舞林新秀”。
更夸張的是,有人甚至把他P上月球,說他在月球賣蜂蜜。
這些創意十足的改編,讓“這背景太假了”迅速出圈,播放量突破天際。
就這樣,他的賬號迅速崛起,一周漲粉超過三百萬人,一個月直播銷售額輕松破百萬。
他也因此成為公眾人物,接受央視采訪,當時大家都覺得他是個踏實肯干的青年,一心推廣家鄉特產,形象十分正面。
誰也沒想到,這份由網友熱情捧起的熱度,最終會成為壓垮他的沉重負擔。
合作開端:從信任到隱患的埋下
如今他在新疆直播事業蒸蒸日上,背后一直有一個人默默支持——蔣政業。
五年前,兩人在朋友店里相識,當時他正處于人生低谷,創業失敗,只能在店里做服務員維持生計。
而蔣政業,彼時年近半百,看似普通,卻手握多年積蓄。
就是這樣一位大哥,看中他的年輕與沖勁,毫不猶豫拿出七十多萬元,說走就走,陪他奔赴新疆。
他常說自己當年只帶了三千元踏上新疆之路,其實那點路費也是蔣政業提供的。
連機票都要找蔣政業開口,他嘴上親切地喊“二哥”,蔣政業也愿意支持,認為年輕人肯拼是好事,甘愿承擔風險,“虧了算我的”。
起初他們做的是香梨生意,蔣政業對直播一無所知,但舍得投入流量推廣,銷量逐漸上升,卻在物流環節翻了車。
水果易損,運輸途中頻繁破損,退貨率高,平臺還進行罰款,做了兩個月,幾乎血本無歸,賬號也被注銷。
他不甘心,堅持再試一次,拉著蔣政業再次出發。
這次他們選擇了蜂蜜,不易變質,風險較低,同時還將自己的女友加入團隊。
幾人草擬了一份協議,三人各占三成股份,剩下的分配給一名技術人員。
表面上看似公平,但隱患早已埋下。
實際出資和運營壓力全落在蔣政業一人身上,房租、工資幾乎全由他承擔,而他所占股份卻與其他兩人相同。
那兩人并未出資,僅憑名字和時間就獲得股權,表面風平浪靜,實則利益分配嚴重失衡。
五個賬號同時上線,逐步發展,數據逐漸向好,生意也逐漸走上正軌,但背后的風險也在不斷積累。
一個完全依賴人情維系的合作,表面上看誰都沒吃虧,但一旦涉及利益,感情再深也難以抵擋現實的沖擊。
蔣政業看似“佛系”,實則把自己置于一個極易吃虧的位置。
他以真金白銀支撐整個團隊運作,而其他人僅憑名義和時間就能獲得同等分紅。
合作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角色定位不清,一旦涉及金錢與利益,感情再好也難以承受現實的考驗。
那份看似公平的三人協議,實際上誰出力最多、承擔最多,卻未在責任分配上體現。
矛盾爆發
賬號開始盈利后,他的心態逐漸發生變化,先是悄悄更改賬號綁定的手機號碼,蔣政業想查看后臺數據,完全無法進入。
蔣政業詢問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搪塞過去,稱系統故障。
2021年,他聯合女友與技術人員,簽署了一份《合伙人重大事項決議書》,其中條款明顯意在將蔣政業排除在外。
最狠的是第一條:公司98%的收益歸為“勞動報酬”,僅有2%用于分紅。
也就是說,若公司盈利一百萬元,能分配的僅兩萬元,蔣政業持有30%股份,最終只能獲得六千元。
更過分的是,財務權歸屬其女友,蔣政業的所有決策權也被剝奪。
蔣政業從最初的投資人,變成了連賬目都接觸不到的局外人。
但這還沒結束,他安排自己的弟弟參與直播,每月支付八萬元工資。
這筆錢本質上是蔣政業當初的投資款,他卻用這筆資金為親屬發放高額薪酬,行為令人難以接受。
蔣政業憤怒不已,與他理論,結果反被誣陷。
他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蔣政業“攜款潛逃”,并報警處理。
但蔣政業當時仍在支付供應商貨款和團隊工資,若真要逃跑,怎會繼續履行義務?這顯然是明顯的栽贓。
歸根結底,他認定蔣政業性格溫和,容易被操控。
蔣政業年長,為人實在,起初認為大家是兄弟,未將股權、權限等細節明確劃分,才給了他可乘之機。
老話說得好,親兄弟還得明算賬,更何況是中途合作的伙伴?
事件余波
蔣政業無奈之下,注冊了一個名為“真背景假人設”的賬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公之于眾。
他沒有夸大其詞,僅發布了一些轉賬截圖,講述了當初如何扶持創業,又如何被邊緣化。
視頻發布后迅速走紅,單條視頻獲得五萬多點贊,評論區幾乎全是支持蔣政業的聲音。
他的賬號自6月中旬起再未更新,評論區也未關閉,上萬條評論幾乎全在譴責他忘恩負義。
蔣政業確實有些“老好人”的性格,自己承擔全部資金,卻愿意與未出資者平分股份;團隊房租、工資全由他支付,還堅持分紅鼓勵大家;
即便被架空,他起初也未打算撕破臉,直到被誣陷“跑路”才站出來澄清。
這種實在,在利益面前反而成了弱點。
現在網絡上爭議不斷,有人指責他是“白眼狼”,也有人認為蔣政業過于輕信他人。
但歸根結底,這件事最值得反思的,是創業合伙的規則。
無論關系多親密,財務與權力必須明確界定,股份如何分配、誰掌握決策權,都應以書面形式清晰記錄,不能僅靠“兄弟情”維系。
否則,資金不多時還能維持,一旦涉及利益,翻臉比翻書還快。
他當初依靠網友的二次創作走紅,憑借“助農”人設獲得認可,如今卻因這些事件跌落神壇。
結語
只能說,流量來得快,若無相應德行支撐,消退得也會更快。
至于最終誰對誰錯,或許還需更確鑿的證據才能判斷,但這件事為所有想合伙創業的人敲響了警鐘:人心難測,合作需留痕。
最后大家對于這個事件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