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7月22日,特朗普剛剛拿下他最愛的“交易勝利”,站在他身邊的,是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他們剛剛宣布了一份號稱“里程碑”的協議——美國對日本商品征收15%關稅,日本則承諾向美方投資5500億美元。
這筆賬,特朗普算得明明白白。他原本揚言要下狠手征收25%關稅,現在只收15%,一邊收錢一邊收投資,還能在國內制造業和選民面前交差。而赤澤亮正的臉上寫著“任務完成”。
但問題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三小時后,日本國內民調炸了。
一項剛出爐的民調顯示,78%的日本民眾反對這份協議,僅有可憐的10.7%表示認可。更讓人驚訝的是,社交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喊出了“又一個廣場協議”的怒吼。這不是外交勝利,這是又一次被羞辱。
日本首相石破茂此時還沒發話,他身邊的人已經開始打聽“如果辭職,程序上怎么走”。一場本以為可以當做外交成果的交易,如今很可能會成為壓垮政權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國這邊當然不會管你日本內閣怎么穩不穩。特朗普看的是中期選票、制造業回流和對華戰略布局。他要的是效果,至于日本人是不是愿意當“提款機”,那是你們自己的事。他一邊強化經濟控制,一邊繼續推動“美日一體化”的虛假敘事,實則是把盟友逼進戰略依附的死胡同。
真正讓人警醒的是,日本這次居然還真的簽了個“投資5500億美元”的大單。什么概念?這是日本GDP的10%以上,相當于直接把一個國家的命根子拱手送出去,還要笑著說“談判成果顯著”。
而且投資是長期利益,關稅是立刻生效的負擔。你拿未來的希望,換眼前的打壓,這叫談判?不如說是一場被俘的交易。
石破茂當然明白這筆賬。他在公開場合反復強調“這份協議尚未正式簽署”,其實就是在找退路。他知道,一旦簽了,這份協議會像廣場協議一樣,刻在日本現代政治的恥辱柱上。而他本人,也會被釘在歷史的十字架上。
這次日本的反應比以往激烈得多。過去幾十年,日本政界哪怕對美國有意見也不敢說得太明白。但現在,不僅民眾炸了,就連執政聯盟內部也有人放出風聲,說這份協議“毫無國家利益可言”。尤其是在去年參議院選舉失利之后,石破茂的地位早就不穩,這次協議一出,無異于火上澆油。
赤澤亮正成了眾矢之的。原本以為能靠“談判成果”加分,現在卻被罵成“出賣國家利益的代理人”。他在白宮拍的那張照片,如今在日本網絡上被瘋狂轉發,配圖標題是:“笑得太早了。”
美國把關稅當武器,把投資當交易籌碼,逼著盟友低頭。對于這種做法,中國向來態度鮮明:不吃這一套。
而日本這次的反應,也說明越來越多國家在這種霸凌式外交面前,不再沉默。78%的反對率,不是數字,是警告。
中國外交部沒有公開評論這份協議,這份協議接下來怎么走,很微妙。
第一,石破茂到底敢不敢簽?他現在騎虎難下。一簽,民意塌房;不簽,美日關系馬上結冰。他本人也很清楚,這不是一份普通的協議,而是一張“政治生死狀”。
第二,日本政壇會不會借機洗牌?石破茂本人的去留現在已經成了輿論焦點。如果他頂不住壓力退位,那這份協議就成了“廢紙一張”。但如果他硬頂,結果也可能是執政聯盟徹底分裂。
第三,美國還會不會拿這份協議當樣板,去敲別的盟友的門?比如韓國,比如歐盟,比如加拿大。一旦這份協議成功落地,那么下一個被“收割”的對象就很快會出現。
但這一次,日本的反彈已經說明了一件事:特朗普的“極限施壓2.0”不再那么靈了。
中國沒有急著發聲,也沒有刻意評價這份協議。但外交層面的動作已經在醞釀。某些經貿對話已經悄悄展開。
從廣場協議到今天的“5500億美元投資承諾”,歷史繞了一圈,又走回了那個熟悉的路口。只不過這一次,世界不再那么容易被騙了。
現在的問題是,石破茂還扛得住嗎?特朗普下一步會敲誰的門?而這份“只高興了三小時”的協議,終究會走到哪一步?
你覺得,日本會簽下這張“政治生死狀”嗎?
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