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種菜能手陳阿伯反手一記“海底撈月”,引得圍觀村民一片叫好;對面20歲的村辦企業技術員小張不甘示弱,連續暴沖弧圈球還以顏色;場邊記分牌上,“樊家宅基隊”“陳家大院聯隊”等帶著濃濃鄉土氣息的隊名格外醒目……日前,馬陸鎮首屆六村乒乓球聯誼賽在北管村市民健身中心舉行,現場激戰正酣。
創新賽制
鄉乒“打”出濃濃人情味
此次比賽創新采用“3+2”組隊模式:每支隊伍必須包含1名50歲以上村民、1名女隊員,另3名隊員年齡不限。來自北管村12歲的楊鈺熙成為全場焦點,她與68歲的同村秦老伯組成“爺孫搭檔”。盡管最終以2:3惜敗止步八強,但這對組合的默契表現仍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秦爺爺從小就一直特別疼我,能和他一起代表村里比賽,比拿冠軍還開心!”楊鈺熙賽后興奮地說。
據悉,賽事從籌備到落地,由北管村、包橋村、樊家村、彭趙村、李家村、陳村村的村委會、村民自治組織共同推動完成。賽制設計上,組委會融合了蘇超的積分理念:除比賽名次外,參賽家庭遵守村規民約、參與志愿服務均可加分。
“雖然比賽不設年齡、性別限制,但為了兼顧競技性和趣味性,我們特別制定了讓分規則?!苯M委會工作人員印希晨介紹,“具體來說,男選手對陣女選手時需讓3分,成年選手對陣青少年選手需讓5分。這樣的設計既保證了比賽的公平性,又增加了懸念和看點?!?/p>
“辦到我心坎上了!”56歲的參賽選手李女士興奮地說,“以前村里辦活動都是看表演,現在我們自己當主角,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p>
比賽結束,種糧大戶梁老伯還向其他村民傳授發球技巧?!巴ㄟ^比賽,我們6個村的交流明顯多了?!彼钢浄峙粕系穆撽犆Q說,“就像我們‘稻香聯隊’的隊員來自3個村,現在都成了好朋友。”據他透露,賽后已有村民自發組建跨村乒乓球交流群,定期溝通、切磋。
全市首家
健身從“將就”變“講究”
這場充滿活力的村乒賽,正是北管村市民健身中心賦能鄉村體育的生動寫照。作為上海首家開在農村地區的市民健身中心,該中心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布局有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市民健身驛站、體質測試站,內設旱地冰壺、乒乓球、飛鏢等多個活動室,有效填補村級專業體育設施的空白。運營一年多以來,累計人流量超3萬人次,培育文體團隊5支,村民健身由此實現了從“將就”變“講究”的轉變。
“以前覺得有地方運動就行,現在我們也講究起來了。”村民張女士在橢圓機上邊運動邊說,“這里給每個人都建了健康檔案,教練會根據我的體檢報告定制運動方案。堅持半年多,不僅瘦了8斤,連肩周炎都好多了!”
“打了一輩子‘野球’,沒想到老了反而成了‘專業選手’。”65歲的王老伯擦拭著心愛的球拍笑道,“中心還會有教練不定期來指導,現在我不光能參加比賽,還能教鄉鄰們?!?/p>
“專業”不等于“高冷”。收費方面,目前綜合活動室均免費開放。位于二樓的共享市民健身驛站,安排了30多套健身設施,采取每小時1至3元不等的公益收費,按次結算。
據區體育部門介紹,嘉定目前建成15家市民健身中心。
撰稿:周玉林
編輯:楊玉潔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