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紅色物業陣地以來,小區經常組織開展紅色電影放映、小區夜話、包餃子等系列活動,讓居民在小區里就能夠感受豐富的文化生活。”日前,南陽市新野縣漢華街道鼓莊社區居民曹文政高興地說。
近年來,漢華街道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工作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效能,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組織有形有效 協同治理聚合力
“現在小區環境衛生好了,綠化和健身器械也跟上了,老人孩子休閑玩耍都有去處,我們安心了。”漢華街道書院社區居民常翔帆說。
漢華街道將黨建引領小區管理作為主攻方向,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功能型黨支部、紅色樓棟長”四級組織體系。各社區成立“紅色物業”管委會,采取“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工作機制,通過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任“紅色物業”管委會黨建指導員、社區副職兼職“紅色物業”管委會主任的方式,在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企業中成立黨支部和黨小組,納入到社區黨組織管轄,構建完整有力的“紅色物業”黨建聯建體系。
各社區結合自身區位條件及資源,因地制宜地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養老托育服務新模式,深耕“近鄰資源”,將“一老一小”納入“紅色物業”管理范疇,吸納黨員、民警、物業人員、醫護人員等組建“紅色服務隊”,形成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新格局,讓“老有所樂”與“幼有所育”在社區里和諧共生、同頻共振。
陣地堅實完備 暖鄰服務聚人心
在漢華街道孟營社區尊府居民服務中心,明亮恒溫的大廳里不僅設置有鋼琴、茶吧、圖書角,還有多個電視多角度實時直播食堂后廚的工作。社區老人們在二樓坐成一排,一邊做著養生理療,一邊開心地聊天。“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經濟實惠的古法坐灸、藥浴泡腳,還有省里的專家幫忙解讀病歷,可方便了。”提起小區的生活,老年居民高志華贊不絕口。
為了讓老年居民享受家門口的幸福“食”光,孟營社區尊府康養中心每天除了供應早餐、中餐、晚餐,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凈菜、代炒及廚師上門服務,“一站式”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用餐及養生需求。據悉,尊府康養中心推出健康餐廳日均供餐380人次;醫養驛站引入省市三甲醫院遠程診療系統,開展30余項在線診療、體檢、預約服務,惠及居民8000余人次。
漢華街道聚焦問需于民,充分整合各社區資源,鏈接外部資源,因地制宜建設包含長期托養、日常照料和上門居家養老等服務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內設餐廳、老年人娛樂室、健身室、圖書室、康復室、理療室、心理咨詢室等。2025年以來,該街道開展各類政策宣講活動160余次、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將“一老一小”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活動有聲有色 多元參與聚民智
在漢華街道打鼓莊社區,樓棟立面墻上黨的二十大精神、入黨誓詞、黨史黨章、紅色物業制度等宣傳內容格外顯眼。
“我們積極探索,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一個突破點,以‘紅色業委會’創建為載體,統籌小區業主中的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和服務群眾工作,推動黨建引領與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漢華街道打鼓莊社區黨支部書記趙紅偉介紹道。(文 王小軍 馬源陽)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www.cri.cn)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以“國際傳播”為特點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發布。國際在線目前通過44個語種以及廣客閩潮4種方言對全球進行傳播,是中國使用語種最多的國際化新媒體平臺。
征集:如您在開辦企業、企業注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用電報裝、用氣報裝、用水報裝、繳納稅費、惠企政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人才服務、監管執法服務、政府采購、招標投票等營商過程中遇到煩心事、堵心事,請留言。
昨日閱讀榜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微友參考!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著作權人發現本公眾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本公眾號將及時刪文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