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大篷車“周周進”活動在嘉定區菊園新區青悅灣垃圾分類主題公園舉行,20組親子家庭在互動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體驗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廢電池是有害垃圾”“紙張是可回收垃圾”……上午九點,記者在現場看到,垃圾分類大篷車化身為一座“流動課堂”。釣魚、拼圖、投桶……各類垃圾分類小游戲攤位人氣十足,孩子們在志愿者引導下邊玩邊學,掌握了不少綠色環保的小知識。“我今天帶來了12個空瓶子,兌換了貼紙。”瞿米諾小朋友開心地說。
展區一側,廢舊紙板巧妙變身為精致的蝴蝶裝飾,廢舊布料拼接成色彩斑斕的花朵,一件件由工藝美術學校精心打造的手工藝術品格外引人注目。與此同時,舊空調外殼制成的照相機、廢舊輪胎打造的秋千架、舊水管組裝的長椅也錯落有致地點綴在公園綠道旁,別具一格。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師楊沙介紹,這些作品均為學生的課程作業。“在環保設計課程中,我們鼓勵學生走進垃圾回收站,回收可持續、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材料進行再創作。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生不僅能提升專業技能,更能增強環保意識。”楊沙說道。
據了解,“周周進”活動的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大篷車每周駛入公園、商場、學校、社區等公共場所,通過為市民提供各種形式的環保科普和互動體驗,促進垃圾分類多方參與,助力垃圾分類成為人人踐行的好習慣。
近年來,嘉定區通過每月主題日、“滬尚回收”應用推廣活動、“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體驗線路打卡”活動等,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宣傳。截至目前,今年全區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420場次,累計參與人數超1.4萬人次,形成了多點聯動、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撰稿:戴懿昕
攝像:付天豪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