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在 7 月 21 日牽手國際米蘭成為其全球汽車合作伙伴,堪稱一場跨越百年的“雙向奔赴”,這項比亞迪國米共探未來的合作背后,其實藏著中國汽車品牌的全球化進階密碼。
我們先聊聊國際米蘭這尊“意甲活化石”。別稱藍黑軍團的國際米蘭最早成立于 1908 年,那會我們還在清朝光緒三十四年,也是光緒駕崩,溥儀繼位的童年。
國際米蘭作為足球史上的“硬核玩家”,一共拿下了 37 座國內冠軍獎杯(20 次意甲、9 次意大利杯、8 次意大利超級杯)、9 座國際賽事冠軍(包括歐冠冠軍、洲際杯冠軍),更牛的是,它是意甲唯一一支從未降級的球隊,堪稱“百年老字號”里的“常青樹”。
如今國際米蘭在全球擁有 5.33 億粉絲,中國就占據了 1.54 億,讓它成為橫跨體育與文化的超級IP。這種級別的俱樂部,選合作伙伴從來不是“看錢”,而是“看氣質”。此前與沃爾沃綁定了 18 年,堪稱足壇的“長期主義范本”。但這次換成比亞迪,圈內都在說這就是一場“品牌升級”:國米剛拿歐冠亞軍,正處于上升期,所以選擇比亞迪這種新能源賽道的“領跑者”,本質是向世界宣告“我們要擁抱電動化未來”。
比亞迪與國米合作的更深層邏輯,是“價值觀的深度綁定”。國米首席營收官說“兩大集團面向未來、共逐卓越”,比亞迪喊著“為地球降溫 1℃”,雙方在“可持續發展”上一拍即合。給俱樂部塞新能源車,不是簡單送福利,而是用實際行動證明:新能源能融入頂級體育生態,能成為“卓越者”的日常選擇。
那比亞迪為什么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核心是“精準卡位”。因為國米的核心市場在歐洲,而歐洲正是新能源汽車的“必爭之地”。70 輛新能源車型進駐俱樂部,球員日常通勤、訓練出行全用上,等于讓藍黑軍團成了“移動體驗中心”;海獅 07 特別定制版融入藍黑元素,從車漆到內飾都刻著球隊 DNA,后續面向全球球迷發售,更是把“情懷經濟”玩到極致——對球迷來說,這不是一輛車,是“帶著球隊信仰上路”。
同時對國內車企來說,這絕對是“體育營銷天花板”級別的示范。以前咱們總說“出海”,但怎么讓海外用戶認賬?比亞迪給了答案:用當地最火的 IP 當“翻譯官”。足球是歐洲的“第二語言”,國米是意大利的“國民球隊”,綁定這樣的 IP,等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喊話——“看,我們和你愛的球隊一樣靠譜”。
比亞迪從贊助歐洲杯、美洲杯,到牽手國米,比亞迪的“體育版圖”越擴越大,本質是用別人熟悉的場景,講好中國新能源的故事。國米5.33億全球粉絲里,多少人會因為這次合作第一次了解比亞迪?多少人會因為勞塔羅(傳聞可能成為車主)開比亞迪而產生好奇?這種“粉絲效應”是連鎖反應:球員背書→球迷關注→用戶體驗→口碑擴散。
說到底,這場合作是“雙向賦能”:國米借比亞迪擁抱新能源趨勢,比亞迪靠國米敲開全球體育營銷的大門。而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明確信號:當技術實力夠硬時,就得學會用“軟實力”破圈——別只拼參數,要拼故事;別只談銷量,要談共鳴。比亞迪走的這條路,或許就是中國車企從“全球銷量冠軍”到“全球品牌冠軍”的必經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