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太平洋正在上演臺風“連續劇”,多個角色輪番登場。
目前從中南半島到太平洋深處,由西往東依次排列著臺風韋帕的殘余系統、新晉8號臺風“竹節草”、7號臺風“范斯高”以及蓄勢待發的98W,可能發展為9號臺風“羅莎”。
副熱帶高壓穩坐東北亞上空,為熱帶洋面騰出廣闊舞臺,讓臺風們盡情“表演”。
8號臺風“竹節草”這個名字大家或許陌生。它可是臺風命名史上的“新人”!原來它的前身“利奇馬”在2019年8月重創華東后被除名,這才啟用了新名字“竹節草”。歷史竟如此相似:2019年利奇馬與羅莎曾上演雙臺共舞,如今6年后竹節草可能要與范斯高及即將生成的羅莎形成“三臺共舞”!
竹節草7月23日晚在南海東部生成,它和范斯高將開啟一場“旋轉舞步”:先南下再急轉東北。后續發展撲朔迷離——可能被范斯高“吞并”,也可能“反殺”對方,或兩敗俱傷后合并成龐大低壓區再西轉逼近華東。這對臺風組合將向我國輸送巨量水汽,值得高度警惕!
剛剛離開的臺風韋帕可謂“余威驚人”。它7月20日兩度登陸廣東,22日在北部灣加強后登陸越南。雖然中心已移出,但其外圍云系持續發威。21日除廣東西部、海南、廣西南部外,廣東潮汕、福建沿海普降大暴雨,福州、廈門、漳州、泉州、饒平等地甚至出現特大暴雨。
福建龍海國家站24小時降雨量達309.9毫米,打破歷史紀錄;連江氣象站1小時最大雨量79.1毫米、3小時120.4毫米、6小時163.3毫米,均創1959年建站以來新高。長樂、福清、羅源、寧德等地7月降雨紀錄也被刷新,福建沿海雨勢直逼去年“杜蘇芮”臺風,引發嚴重積澇。
更驚人的是,大量季風云團深入南方內陸。除江蘇、安徽外,南方所有省份均出現降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遭遇暴雨到大暴雨。而主雨帶上的山東獲得韋帕加強后的豐沛水汽,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萊蕪區竟出現5小時364毫米的超級暴雨,破壞力驚人!
雖然降雨壓制了南方及山東、河南、陜西等地的高溫,讓多數地區重回35℃以下,但濕度居高不下,體感溫度反而更顯悶熱。為何登陸廣東的韋帕卻在福建降下破紀錄暴雨?關鍵原因有二:
韋帕本身環流巨大,其外圍季風云團覆蓋到哪里,哪里就暴雨傾盆——21日正好籠罩福建;
菲律賓以東的臺風范斯高充當了“超級水泵”,聯合韋帕外圍氣流、副高南側東風,共同向福建瘋狂輸送水汽。
未來臺風局勢堪稱“亂成一鍋粥”!97W靠近我國并發展為7號臺風范斯高。同時,韋帕登陸越南后引出的西南季風,正在南海醞釀新臺風胚胎——若發展快可能成為8號臺風竹節草;若發展慢則可能被范斯高或遠洋新臺風“吞并”。而太平洋深處的98W也虎視眈眈,隨時可能躋身臺風行列。
范斯高預計在強副高引導下向華東沿海靠近,可能在7月26日前后登陸浙閩。但變數極大:若南海臺風胚胎突然加強,可能把范斯高“拽”離華東甚至“吃掉”;而該胚胎東移后,又可能被太平洋新臺風“吞噬”……后續還可能再有臺風瞄準華東。臺風界儼然上演“三國演義”,局勢錯綜復雜。
但無論如何,臺風持續活躍的態勢不會改變。在臺風頂托下,副高將長期偏北,導致主雨帶大幅北跳——從云貴川渝至京津冀一線,北抬至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
更令人震驚的是,7月25日后,雨帶可能短暫翻越陰山,突破傳統季風區邊界,深入阿拉善沙漠甚至更西的戈壁灘!
近年北方夏季明顯呈現“變濕”趨勢,降水量持續增加。從長遠氣候看利弊有待研究,但短期內如此強度的暴雨遠超當地承受能力,內蒙古、京津冀、黑龍江等地需高度警惕致災風險!請上述地區居民密切關注預報,做好防災準備——塞外草原,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風雨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