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快看!西北太平洋這片“大棋局”上,可太熱鬧了!
現(xiàn)在從中南半島一直到太平洋深處,由西往東,像“打麻將”一樣坐著的,有:剛剛消停點的臺風韋帕的殘余低壓、新鮮出爐的8號臺風“竹節(jié)草”、7號臺風“范斯高”、還有虎視眈眈準備上場的“潛力股”98W,未來可能成為9號臺風“羅莎”。
而掌控全局的“莊家”則是副熱帶高壓,正穩(wěn)穩(wěn)地盤踞在東北亞上空,它這一“北抬”,就給熱帶洋面騰出了巨大的空間,讓這幾個臺風和熱帶擾動可以盡情“蹦跶”!
新面孔“竹節(jié)草”:臺風界的“復仇者”?
這位新鮮出爐的8號臺風“竹節(jié)草”,名字大家是不是有點陌生?這就對了!它可是臺風命名表上的“新兵”,第一次正式上崗。
為啥換新名字?這背后還有個故事:它的“前任”叫“利奇馬”,在2019年8月可是把華東地區(qū)折騰得夠嗆,造成了巨大損失,后來就被咱們國家申請給除名了,這才換成了現(xiàn)在的“竹節(jié)草”。
你說巧不巧?2019年那會兒,就是“利奇馬”和“羅莎”在海上雙臺風共舞,時隔6年,如今“竹節(jié)草”又要和“范斯高”以及可能生成的“羅莎”來一場更熱鬧的三臺共舞了!
姐妹“斗法”:范斯高“甩臉子”,竹節(jié)草“吸星大法”。
臺風“范斯高”和“竹節(jié)草”這對“姐妹花”雖然同一天被正式命名,但關系可不太融洽。作為先被命名的范斯高,對在南海的竹節(jié)草相當不爽,甚至有點“甩臉子”——為啥?
因為竹節(jié)草占據(jù)了西南季風(夏季盛行的強盛暖濕氣流)的上風頭,像開了個強力“吸塵器”,把本該流向范斯高的水汽給吸走了不少!結果呢?竹節(jié)草自己對流旺盛,核心結構比范斯高還要緊湊扎實,完全有實力在南海開獨立發(fā)展。
這下范斯高就有點尷尬了。它靠近浙江、福建時,強度可能很難以顯著加強。不過,范斯高有個特點:環(huán)流巨大!它就像個巨大的“水汽搬運工”,能把整條季風槽的水汽都往岸上輸送。
更厲害的是,它還可能“一把子”把南海的竹節(jié)草給吞并,讓自己變得更大、但也更松散。這對東南沿海來說,意味著啥?持續(xù)的、一陣一陣的風雨!
而且,在這對姐妹花“斗法”的過程中,還可能冷不丁地冒出一兩個“地黃瓜低壓”,也叫做局地生成的小型低壓系統(tǒng),讓雨勢突然加大,防不勝防!
幕后推手:副高北跳,季風槽“開鍋”。
為啥最近臺風這么活躍?這得從大氣環(huán)流說起。七月中下旬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這片兒就不太正常。本該待在副熱帶地區(qū)的副熱帶高壓,這次“跳”得太靠北了,都快壓到長江中下游了。
它這一“挪窩”,它南邊的地盤可就“開鍋”了!來自孟加拉灣的季風急流和南海本身的暖濕氣流聯(lián)手,在菲律賓以東洋面搞出了一個巨大的“水汽通道”——季風槽。這里海水滾燙,風場對流活躍,簡直就是臺風生長的“溫床”!
在這個大溫床的邊上,范斯高率先登場了。它當時雖然結構中心不清,但一看就是個典型的“季風低壓”。外面看著挺兇,里面其實有點核心松散。不過,在副高北邊頂著、南邊季風急流推著的雙重“引導”下,它還是堅定地朝西北方向、朝著東海挪過來了。
范斯高:結構松散,但風雨威脅不小。
后來,97W果然“轉正”成了7號臺風范斯高。雖然它成功升級,但“底子”問題還在——結構松散,很難快速把能量聚攏起來形成強大的核心。所以,它的中心強度可能不會特別嚇人,但破壞力主要集中在外圍那一圈一圈的螺旋雨帶上,范圍賊大!
東南沿海:風雨“車輪戰(zhàn)”預警!
雖然范斯高具體能變多強還有變數(shù),但它往哪兒走,現(xiàn)在看還挺明確的。在副高影響下,它基本沿著副高西南邊緣走,目標直指東海和咱們的東南沿海。從7月25日開始,浙江、上海、福建、江西等地的小伙伴們就要陸續(xù)感受到它的“威力”了,風雨會從南往北推進。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因為它結構太散了,外圍雨帶又寬又廣,很可能在它本體還沒完全靠近之前,浙江、福建等地就已經(jīng)開始下持續(xù)性的雨了。局部地區(qū)還可能突然來一陣強對流天氣,甚至要小心雷暴大風和小范圍龍卷風這種“狠角色”!
等范斯高真靠岸了,如果它臨門一腳整合了點能量,那風雨強度可能會突然加大!福建、浙江東部、上海、長江口一帶,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都有可能。沿海的風會很大,可能達到7-8級,瞬間強風甚至能上10級!這對海上交通、港口作業(yè)、海邊旅游影響很大。風暴潮的風險也得盯著,加上地形影響,持續(xù)降雨還可能引發(fā)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更麻煩的是,范斯高后期可能碰上中緯度西風氣流和北方低壓槽的干擾,加上副高自己也可能要減弱,它的路徑可能會變得很“妖”:往南壓?轉向?甚至原地“打轉”?這要是“卡”在某個地方,風雨帶賴著不走,那對城市排水和農(nóng)田莊稼,可就是大考驗了!
臺風“麻將局”:后續(xù)選手排隊,形勢撲朔迷離。
你以為這就完了?太天真!除了范斯高和竹節(jié)草,太平洋深處還有個98W在虎視眈眈呢。這家伙看起來“底子”更好,對流更集中,組織得也更緊密,短期內(nèi)加強成熱帶風暴甚至臺風的潛力很大,很可能就是今年的9號或10號臺風。而且,在它后面,季風槽里還有好幾個擾動在排隊等著發(fā)展呢!氣象模式甚至預測,未來可能有3-4個系統(tǒng)接連登場。
這種多個臺風或強熱帶氣旋在狹小空間里同時存在、互相搶水汽、改變路徑、甚至“吞并”對方的局面,氣象愛好者們喜歡叫它“臺風麻將局”,真是形象!
未來挑戰(zhàn):“藤原效應”攪局,預報難度陡增。
這種“多臺共舞”的局面,對氣象預報員來說簡直是噩夢!為啥?
兩個臺風離得近了,會像跳舞一樣互相繞著轉,產(chǎn)生藤原效應導致路徑偏移,誰也說不準最后會跳到哪兒去。
強的臺風可能把弱的“吃掉”(吞并),也可能把弱的“擠走”。
可能出現(xiàn)多個臺風分別奔向不同地方(東南沿海、華南、臺灣、日本)的復雜局面。
尤其現(xiàn)在副高要減弱,大氣環(huán)流不穩(wěn),萬一哪個臺風跑到東海南部被“卡”住,慢悠悠地轉圈甚至原地不動,那風雨可就要下個沒完沒了了!
北方也難幸免?暴雨可能“奇襲”塞外草原!
這波臺風活躍期帶來的連鎖反應還不止在南方!在它們的“頂托”下,副高會長時間賴在偏北的位置,導致咱們國家的主雨帶也要跟著大幅“搬家”。原本在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河南、山東、京津冀一帶的雨帶,會明顯北抬到青海、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吉林和黑龍江!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7月25日之后,雨帶甚至有短暫“翻越”陰山的可能性!這意味著雨水可能會突破傳統(tǒng)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下到像阿拉善沙漠這種極其干旱的地方,甚至更西邊的戈壁灘上!這可是非常罕見的情況。
這些年,大家可能也感覺到了,北方的夏天好像越來越“濕”,雨水變多了。從長遠的氣候變化角度看,這到底是好是壞,還需要深入研究。但短期內(nèi),如此極端的暴雨突然降臨到像內(nèi)蒙古草原、戈壁沙漠這些平常雨水稀少、承受能力有限的地方,致災風險非常高! 像內(nèi)蒙古、京津冀、黑龍江這些地方的朋友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